当前位置: > 观后感大全 > > 正文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2000字

2019-11-04 07:20:09   作者:静听涛声依旧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

  提心吊胆地看完电影《少年的你》,为主人公陈念同学命运担忧,如同担忧着自己的学生,这可能是作为老师看这部电影与其他人的不同。
 
  这是一部反映校园欺凌的电影,里面的暴力场面不仅让人揪心,更令人气愤。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大脑也在不停地运转。
 
  校园欺凌令人深恶痛绝,这在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存在着。每个长和老师都期待孩子们有个安全和谐的成长学习环境,国家和学校也已经在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在此,我不再对如何治理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多做阐述,我在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那些让人感到可恶、可怕、可气的霸凌者,还未成年就有如此罪恶,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一个恶魔?
 
  我说他们是恶魔一点不为过,因为有些孩子就在他们的欺凌之下失去生命,或者被痛苦煎熬得生不如死。
 
  影片中的魏莱,长相漂亮,却有着蛇蝎般的心肠。胡小蝶同学在他们几个持续的欺凌之下,不堪受辱跳楼自杀。
 
  而魏莱在警察询问时,竟然冷漠地说:她死了,她的父母可以和学校要几十万啊,比供他上大学合算多了。
 
  没有半点同情之心,没有负罪感、内疚感,更无半点悔悟,简直毫无人性可言。
 
  这个人物的塑造并非完全虚构,现实中确有此类学生,把他人的受伤和痛苦甚至生命完全不当回事。
 
  如此可怕的冷血、冷漠,从何而来?
 
  影片后半段的一个细节,揭示了这个秘密。
 
  魏莱怕小北报复她,在和陈念哀求时说了一句话“我不能再复读了,因为上次高考没考好,父亲一年都没有理我。”
 
  一个父亲,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我知道这并非个例。
 
  很多家长传递给孩子的,就是有条件的爱——只爱优秀的孩子。虽然这并非本意,但是恶果已然结出。
 
  也就是说,在坏孩子魏莱的内心,依然有着痛苦的挣扎。她欺凌陈念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源自自己心理的扭曲。
 
  而这种扭曲,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警察调查魏莱母亲时,这位条件优越的妈妈竟然在为女儿开脱时说:现在孩子心理太脆弱,并且对底层家庭充满了鄙夷。她认为胡小蝶的自杀与她女儿毫无关系。
 
  可以断定,魏莱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母亲遇事偏袒孩子,掩盖孩子过错。另一方面,父亲没有承担起教养责任,只知道和孩子冷战,不去解决问题。
 
  当一个孩子得不到该有的教育,或者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然,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师长的温暖,他的内心就渐渐变得又冷又硬。
 
  这类学生没有了善意和同情,没有了怜悯和爱心,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就会用作恶来填补自身爱的缺失。
 
  其实这类孩子内心深处也是痛苦的,尽管很多人包括他们自身都意识不到。况且,有些霸凌者本身也是被欺凌者。
 
  因为爱的缺失,他们的痛苦都掩盖在表面的强悍里。
 
  这种爱的缺失造成的痛苦到了一定程度,邪恶就会从潜意识中如豺狼般凶猛地窜出来。
 
  他们想让自己缺爱的痛苦得到平衡。
 
  这种平衡的结果就是,他们会结伴去欺凌弱者,让别人也陷入痛苦之中,用他人的痛苦来补偿自身痛苦形成的缺憾。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可怕的霸凌者,在他人被打得鲜血淋漓时,在他人恐惧害怕时,他们却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这扭曲的笑容的背后,是他们自己的痛苦得到了释放,他们的压抑得到了缓解,他们在虐待殴打他人时感到了满足,得到了快感。
 
  这是怎样可怕的心理啊!
 
  在这里,还有非常可怕的,老师或者家长会对被欺凌者盘问:“人家为什么不打别人,偏打你?”
 
  确实,有些孩子是爱惹事,因此被打。但更多被欺凌者是无辜的,因为霸凌者的心理扭曲,很容易就会找一个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或者是因为学习用功成绩好,或者天性懦弱,或者曾经无意中冒犯过他们。
 
  很多时候,那些被欺凌的孩子就好像是被他们抽签抽中的。
 
  所以,我们作为大人,不能简单粗暴地再往被欺凌者伤口上撒盐。
 
  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霸凌者并非没有恐惧,魏莱也欺软怕硬。影片最后设计的是魏莱被陈念在情绪失控时推下台阶误杀。
 
  其实,很多欺凌弱小者的所谓小霸王,最后都没有好结果,因为好多弱者一旦被逼到绝路,有的会绝望自杀,也有很大可能会绝地反击,让霸凌者付出血的代价。
 
  我们当然反对以暴制暴,被欺凌者要拿起法律武器与他们斗争。只是,我们因此也可以这样说,那些可恶者,其实也是可怜虫。
 
  一个内心感受不到爱的人,会变成一个冷血者,这既是可怕的,也是可怜的。因为如果长此下去,他们必定也会跌入痛苦的深渊,更何况随着法制的健全,也会得到法律的严惩。
 
  我希望电影带给我们的,除去对校园欺凌的重视,还有就是,对霸凌者不只是痛恨,更要改善霸凌者产生的土壤。
 
  借用一个心理学家的话:霸凌者用攻击他人,传递了一个信号,可惜没人能够读懂。
 
  愿每个校园都能尽早消除霸凌,愿每个孩子都享有安全和谐的环境。
上一篇:《攀登者》观后感【9篇】
下一篇:《海蒂和爷爷》观后感950字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