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观后感大全 > > 正文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400字

2019-12-16 01:26:01   作者:朱晓菲

我不是药神

  近年来,现实题材的电影确实能够吸引大的眼球,一部好的电影,不只是能够让你哭让你笑,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能够让观众深入思考、引发讨论、产生共鸣,《我不是药神》的口碑爆棚或许正说明了这一点。
 
  首先,这部电影之所以好评如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触及了我们生活里的现实困境:往前一步是悬崖,往后一步是深渊。就如同电影中的角色,老太太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让曹警官陷入无尽的沉默,也一下子击中了我们脆弱的心。警察依法办案没有错,老太太想活着也没有错,当我们在苦苦探寻,想要找出悲剧的元凶,却发现,根本不可能找得到答案,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一个两难的困境。
 
  我们不禁会受到启示:生活中的两难,无论怎么选择,可能都会付出代价。但我想,生活的两难境地已经是在金字塔的顶端了,这才是人生最真实的苦难,而那些可以轻易判断和选择的事情、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只能算是前进路上的荆棘。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苦难中幸免,就更要鼓起勇气,迎着太阳。就像科恩所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除此之外,当我们抛开感性的因素,从客观层面来看这部电影,导演对于剧中的人物是否过于理想化?似乎所有人都在其理想主义下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当然,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好的大结局,大家都希望看到,可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那个十几年来从病人那里谋取暴利的假药贩子张士林,从一开始对程勇威逼利诱,拿到代理权之后开始疯狂涨价,使得很多病人又开始吃不起药,到后来被抓时把卖药的罪行全部揽到自己身上,硬是没有供出程勇。一个坑骗病人十几年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良心发现么?
 
  那个频频使用暴力手段抢夺药品的混混小黄毛,看谁都不服气,一言不合就动手解决问题,到后来,竟然变为了程勇的忠实小跟班,甚至为掩护程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有那个虽然不是坏人,但的确视程勇为仇敌的曹警官,到最后变的理解程勇,为了不查印度格列宁走私案,宁愿接受任何处分,跟程勇也冰释前嫌。
 
  主角程勇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转变呢?走私格列宁,让他过上了能甩钱出气的潇洒日子,之后他说他不是药神,怕进监狱,不干了!但事实上他就是药神,他虽然不舍但还是送走儿子,他每个月赔上几十万进药,他清清楚楚的知道这条路走下去就是进监狱,但他仍义无反顾,程勇这一角色把导演的理想主义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么多人开始慢慢的站到我们所认为的正义一边,无论是冤家或是对手,陌生人或是同伴,都开始展现人性中最真善美的一面,我们当然愿意看到他们的转变,但试想,当这些人真正存在,他们会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么?
 
  行骗十几年的张士林,心已经硬了,他被抓到又怎么会放程勇在高墙之外独享这一本万利的买卖?小黄毛一直以来暴力叛逆,在这么多钱、这么多药面前,他又怎么会老老实实的每月领那三千块和两瓶药?最被领导看中的曹警官,作为程勇的小舅子,他真的不会再因为程勇曾经对他姐姐动手而视程勇为敌,甚至宁愿受处分也要跟他站在一边?
 
  我不否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但必须承认,人性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打磨之下,更多的人首先为自己着想,或许是在经历跌宕起伏后不得已而择之。我们要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但也要在一片歌颂赞扬声中保持一份清醒。
 
  最后,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也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片尾讲到格列宁已经被纳入医保,病人不会再为没钱买药而发愁,更不会因此而自杀。所以说,法律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法律的更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些特殊案例的存在,可能也确实在诉说着人们的真实需求。
上一篇: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900字
下一篇:雪人奇缘观后感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