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
当前位置:主页 > 励志故事 > 励志人物 > > 正文

许巍:曾经的叛逆少年如何成为摇滚偶像的

2016-08-17 14:27:44   作者:星辰

  他说,自己在学校时是问题少年,80年代的少年,最炫酷的事是打群架,觉得特义气,特大哥,特热血,特燃。
 
  他说,在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哭成了,因为,那就是我曾经有过的生活,非常类似。
 
  邂逅一把吉他,由此挚爱,人生从此大不同。
 
  以至于,在他成名后,深有感触地说:我特别建议年轻人,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不管以后做不做音乐,都应该学点乐器。接触后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会变得不一样,思维方式会有大颠覆。
 
  他,就是许巍!许巍!
 
  他和吉他的结缘源于妈妈的一个学生,在此之前他也听钢琴、小提琴,听各种乐器,但是,那些没有一个触动到他的内心。
 
  大概在初中一二年级的某一天,他看到妈妈的学生,坐在那里抱着一把吉他,随意地拨弄了一下弦线,只一下,就一下,他就被勾了魂,于是内心升腾起一个倔强的小人说:太有魅力了,我要学这个!
 
  妈妈和他约定说:如果考上重点高中,就送你一把,从此他开始拼命地复习复习,最终如愿以偿。
 
  高中时候,他迷上了弹吉他,但父母对他要求特别严格,他生活在分数决定前程的恐惧之中。考大学是他必须要走的路,或许是压力,或许是不自信,最终,他选择在高考前夕逃跑,他说:“直接跑掉的感觉太爽了。”
 
  抱着吉他逃跑的许巍,跟着当地的一个乐队吉他手,开始了走穴演出的生活。因为只是乐队学员,没有演出费,他跟搬运工一起挤大卡车,或者睡绿皮火车过道也是常有的事儿。
 
  “有一次在上海,我印象特别深,一个乐手问,你知道爵士乐吗?我说我不知道,他给我弹了一段,我听傻了,玩不了。他后来又弹布鲁斯。一下子觉得你还差得远呢,开始虚下心听音乐了。”
 
  许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全国走穴大军中的一员而已,如此流浪了一年后,他回到了西安。
 
  回到西安后,父母还是想让许巍重新去参加高考,在那个高考是唯一出路的年代,在知识分子长大的许巍,有着许多的无奈
 
  就在这个时候,陕西省军区来招文艺特招兵,许巍主动提出去当兵,父母当时虽然犹豫,但觉得部队能让许巍收心,接受好的教育,就让他去了。
 
  许巍少年时期的第二次叛逆也在这发生。
 
  1990年,22岁的许巍,在西安,看了一场崔健的演唱会。全程站在那里看,就一个词——“震撼”!
 
  他说,那是我第一次看现场演出,看崔健在台上,严肃地板着脸,一阵阵地嘶吼,许巍的心里一直在哇!哇!哇的感叹着,竟然还能这样唱歌?!
 
  他说,我十几岁接触音乐,当文艺兵之前,走穴,弹琴,唱流行歌曲什么的,但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直击人心的演出。
 
  他想,以后,我要像他(崔健)那样就好了,能唱自己的歌,能开演唱会!
 
  就一念之间的事儿,这对当时的许巍来说太遥远了!是非常遥不可及的一件事,因为,“我只是众多观众中很普通很普通的一个孩子。”
 
  在当兵一年半后,因为有文艺和体育的特长,许巍有机会调入第四军医大学免试上学。
 
  “但当时我已经开始听崔健了,我记得我去跟四军大的领导、上校、处长聊,他们问我崔健是谁,我说崔健是一个你们不知道的人,他特别棒,很厉害,是中国最牛逼的……但他们听不了这个,也不理解,反问我,你确定你能成为崔健吗?”
 
  许巍回答:“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能力,但我想试试。”
 
  面对这段往事,许巍笑对记者说:有时候,有理想是件很好的事情。
 
  最终许巍没有选择上四军大,从部队退伍后的许巍,开始去歌厅驻唱。
 
  1993年,许巍在西安本地组建了“飞乐队”,参加了一些音乐节的演出,小有名气,但是乐队只维持了9个月就解散了,因为,没!有!钱!
 
  于是,许巍决定北上。
 
  凭借其出色的音乐才华,他很快闯出了一片天地。
 
  1994年,他发了单曲《两天》与《青鸟》,浓厚的人文色彩使他成为和崔健、郑钧、张楚等同等级别的当代青年音乐偶像。
 
  1995年,田震凭借许巍作词作曲的《执著》走红大江南北。
 
  1997年4月,首张个人专辑《在别处》正式发表,专辑在无任何的宣传情况下,销售量达50万张。
 
  1998年,许巍结婚妻子是其参军时期的战友。许巍坦言自己很多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其第二张专辑《那一年》中的《故乡》和《温暖》两首歌都是写给妻子的。
 
  2000年11月,出版发行第二张专辑《那一年》,许多朋友都一致认为专辑《那一年》是中国摇滚史上至今最好听的专辑。
 
  一切貌似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就在这时,许巍却抑郁了。
 
许巍:曾经的叛逆少年如何成为摇滚偶像的
 
  大家都认为许巍第一、二张专辑有多牛气,但当时许巍却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那一年》的市场反响却不好,靠唱片版权,许巍甚至无法过上衣食果腹的生活。
 
  虞洁(许巍经纪人)过了很久后仍替许巍的艺术生活鸣不平,“连生存都维持不下去,到处蹭饭吃,吃了中餐不知道晚餐在哪。”
 
  许巍说:“压力大,长时间一个人生活,不与朋友交流。再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无法给家人交代。”
 
  他透露,在患病最严重时必须要有人陪伴,因为他总是在考虑着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且当时需要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想得太复杂了,负面情绪特别多,非常敏感、自卑,觉得自己特别失败。那个时候睡不着觉,吃完药还是睁眼到天亮,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度日如年。”
 
  直到有一天母亲和他聊天:“西安的街坊邻居看到你爸都会和他打招呼:你在北京有个这么出息的儿子,你算是享福了。你爸就会得意地点点头,笑着。”
 
  从人们羡慕的目光中走过,美得不行。“如果你死了,我和你爸也不回西安了,我们就在北京流浪,要不回去碰见邻居问起 你,我们该咋说?”
 
  那天深夜,他起床走到父亲床前,跪在地板上轻轻地说:“爸爸,你相信我,我不会自杀了,我一定要活着给你们养老送终。”黑暗里,父亲伸出手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可是他感受到了他手指尖传递出的极力隐忍的战栗。
 
  在家人、爱人、和朋友的陪伴化解和鼓励下,许巍终于走出了抑郁的阴霾。
 
  从《时光·漫步》这张专辑开始,许巍已经开始尝试在歌里参透佛教徒的禅意。“他开始有信仰了,他是朝圣完峨眉山顶,回来才写的《时光·漫步》。”经纪人虞洁如是说。
 
  许巍觉得,在中国,宗教信仰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不宜公开说。
 
  但他的那张《时光·漫步》确实让许多人都听到了温暖,之后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和《爱如少年》让他几乎拿遍了所有能拿的奖项,也让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大部分人都在质问他,“为什么你的音乐总是同一个调调?”
 
  这种质疑在网友间,也引起过讨论,但是,喜欢他的人,依旧是无条件地喜欢,没有任何质疑,满满全是爱。
 
  网友甲说:爱如少年还没出,就爱上了许巍。听我思念的城市,听两天,听简单……听得泪流满面。就算,他的所有歌曲其实都是相似的曲调,很固执地坚持着,我也就很固执地感动着。
 
  网友乙说:他是我的毒药,会上瘾,过一段时间没有听,脑子里就会忽然出现那调调,然后茶饭不思的。呵呵。
 
  网友丙说:他的每一首歌,都可以单曲循环,听一千遍听一万遍也不会腻烦,如果你一定要问他的风格是什么?那不如说许巍风格就是:简单纯真地把心里的事情说出来。而这些故事,若是恰好也经历过那些事的你听到,会被一击即中。
 
  这就是我们迷恋许巍的地方。
 
  佛教徒的许巍,相信通过音乐能够治疗自己。
 
  为了创作,许巍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三字经开始,论语、中庸、道德经一直到佛经、佛法,我全部开始研究,那个时候才开始了解自己的文化。”
 
  佛教的信仰给他带去深刻的转变,“在我内心,它让我走过去,让我深刻反观自己,三十岁,我会反思自己,看到太多问题,就开始自省了。”
 
  “你信吗?我希望通过音乐来治疗自己。”许巍冲记者说。
 
  他后期的音乐,不再考虑它的流行度和传唱度,更多的是做文化的传承,“美国摇滚乐这样,英国摇滚乐这样,中国摇滚乐一定要跟自己文化融合,要不然你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他写出了《空谷幽兰》,第一次将诗经宋词结合,之后又写了《世外桃源》,他觉得自己写这些是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力量在推动他。
 
  在很多人忙着上综艺,做评委,做专访,造声势,开发布会,大肆宣扬,大张旗鼓的时代,他却自己默默地屏蔽一切,他拒绝宣传,拒绝通告,拒绝红毯,拒绝领奖。
 
  不宣传,曝光度也降低了,在娱乐圈这是很残酷的事实,同时也意味着演出和代言都会减少。不少高端品牌在这几年都有找过来,但都被许巍拒绝,“他拒绝太多了”,到最后,商家都会认为他没有商业价值,这件事也是经纪人跟许巍沟通最多的问题。
 
  2014年7月,许巍带着他的“蓝团”以及旅游卫视节目组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去了英国,他是要做“摇滚故乡英伦之行”的纪录片,全程35天,要走过伦敦、利物浦、斯里兰卡等地方。
 
  他的助理说,这次纪录片,完全是许巍自掏腰包,200万,这在内地音乐圈看来,实为不可思议。
 
  许巍则把英伦之行是一次朝圣之旅。他尽量让自己平静。
 
  伦敦,他见到了Rolling stone(滚石)的唱片制片人Chris kimsey,并去参观了他的奥林匹克工作室,2008年奥运会的八分钟宣传的后期就是在这里完成的,U2乐队一度想买下来。许巍当天中午和Chris 共进午餐,朋友阿鹏作陪。
 
  但阿鹏认为许巍还是不够放开,见完Chris后,阿鹏在饭桌上对许巍说了掏心窝子的话,“你还是不自信”,他指出许巍应该更open,“我跟他说你就是不自信,如果换做别人,今日的许巍可能不是这样,但作为艺术家是可以理解的。”
 
  他明白与国外音乐的差距,愿意谦卑地去异国的角角落落去感受那些真正的音乐家、艺术家所成长环境,去学习别人来补充自己的薄弱,这是真正的艺术家的态度,甩那些披着歌手外衣的商人上万条大街。
 
  音乐诚然无高下之分,但品位这种东西一出口,一入耳高下立判,非长久积淀不可,装是装不出来的。
 
  2016年3月,许巍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回到大家的视线,这首由高晓松词曲的作品,随后,掀起了全民大造句的风潮,由此收到不少非议。
 
  知乎上,曾有网友发起“你为什么喜欢许巍?”的话题。
 
  网友一致认为,许巍低调,他的世界很安静,安静得没有浮华现实的浮躁,没有功名利禄的纷争,没有哗众取宠的作秀。
 
  人如其歌,干净、单纯、质朴甚至原始,听他的歌会让我们回想童年时在空旷的田野,清凉的风吹过,片片秋叶在风里飞舞,远处是村里缕缕升起的炊烟和晚霞染红的天空,不时有鸟儿忽悠悠飞过……
 
  许巍的音乐里有种根深蒂固的沧桑和忧伤,每个音符每个字节,都有沉重抑郁或有无法诉说的纷纷扰扰,听他的歌,我想他会是很温柔的男人,有着温暖干净的眼神,有着低沉沙哑的嗓音。
 
  他和这个世界始终不能相谈甚欢,但他正在抵达内心的平静,他炽烈地爱着音乐,我们炽烈地爱着他。
上一篇:王世襄:玩物不一定丧志
下一篇:华少:惊艳娱乐圈的人生经历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