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百科 > > 正文

明朝太监刘瑾下场及惨,被凌迟处死割了3357刀

2017-10-24 21:31:56   作者:星辰

明朝太监刘瑾下场及惨,被凌迟处死割了3357刀

  在古代封建中国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凌迟!
 
  凌迟的本义是指山势渐渐累积增高。而作为一种酷刑,是把犯人一刀一刀割下来的肉逐渐累积成一座小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千刀万剐”。
 
  明朝,厚照成为武宗皇帝以后,百姓都说,北京城有两个皇帝:一个是金銮殿上的“坐”皇帝朱厚照,也叫“朱”皇帝;另一个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站”皇帝,也叫“刘”皇帝。后者说的就是刘瑾。
 
  众所周知,刘瑾有十七条大罪,让武宗皇帝十分不满,亲自带兵去抄刘瑾的
 
  搜出了玉玺、铠甲、弓弩等违禁物品。刘府的财宝也多得惊人,共查出黄金24万锭又5.78万两,元宝500万锭又158.36万两,宝石两斗,相当于当时明朝150多年的财政收入。
 
  刘瑾不仅贪婪而且图谋不轨,皇帝下令,凌迟处死。当时参与执行的官僚——刑部河南主事张文麟完整地记录下了刘瑾的凌迟过程。
 
  根据刘瑾的罪行,他被判凌迟3357刀,而且,要分三天割完。第一天,要割刘瑾357刀。随着行刑官一声令下,刽子手先从刘瑾的xiong膛上动手,割了10刀。然后对着刘瑾大声吆喝,怕他昏死过去,并借机休息一下,等刘瑾苏醒过来,再割10刀,如此反复。
上一篇:明朝太监刘瑾是怎么从权力巅峰走向灭亡的
下一篇:明朝开国元勋的结局都怎么样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