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
当前位置: > 心情随笔 > > 正文

秋聚逍遥津

2018-09-12 11:11:12   作者:张春生

  近日,受战友之邀,于周末到省城合肥小聚。
 
  坐在驶往合肥的大巴上,听着那首令人心潮难平的老歌《驼铃》,回忆起在绿色军营学习、训练、生活的情景,只觉得汽车行驶得太慢,太慢!我有意识地控制住激动的心情,不停地问自己:都多大的人了,还像年轻时那样容易冲动?
 
  在合肥新蚌埠路与北二环路口处下车,战友王之乐急切地打电话过来:“老领导,您在哪里?我过来接您,马上就到!”听小王的声音比二十年前深沉、自信了许多。见了面,我们紧紧地拥抱了一下,我感到王之乐的身体更加结实,神情饱满,浑身充满阳刚之气。坐到车里,简单了解小王的近况。九九年冬季,他从部队退伍后,在合肥经过近二十年的打拼,现在主要从事厨房电器批零业务,生意经营状况还不错。一四口,俩小子,生活压力还是不小的,在夫妻的共同努力之下,日子过得挺红火。
 
  在去安徽农业大学看朋友的路上,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如同瓢泼。
 
  朋友小盖的孩子亚龙今年顺利考上的安农大,一家三口从山西不远千里送孩子入学。他们初次来合肥,人生地不熟,未免有些孤单。受战友之托,过去看望他们。来到他们入住的宾馆,天色已晚。但,大雨依然如注,街道积水都可没脚。下了车,赶快打开雨伞,一阵小跑躲进了宾馆的大堂。迎面正好碰见下楼接我们的燕子。燕子对我说:“大哥,下这么大的雨,还来看我们!真的给你添麻烦了!”“应该的,今天下这么大的雨,也算代表安徽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你们第一次来安徽,能留下美好印象。”听了这话,燕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秋聚逍遥津
 
  应战友陈双的邀请,我们一行五人冒着大雨,乘车沿西环线朝合肥北城方向前行。一路雨下得很大,天黑,地湿,路滑。迎面的秋雨,打在轿车前窗上,形成了一层雨膜,遮挡了行车视线。我叮嘱战友王之乐,一定注意安全,慢一点不要紧。并不时与后排的小盖、燕子一家说话,说说山西的雨和安徽的雨不同之处,渐渐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车内的气氛也自然、轻松了许多。
 
  晚上七点半左右,来到战友陈双设宴的北城附近的一家农庄。此时,雨也停了。农庄处在北城靠北的方位,远离闹市区,十分安静。进入包间,老领导李宏早已赶到等候我们。见到老领导,我习惯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紧接着,与陈双、梁书明等战友热情握手,互致问候,一阵寒暄。战友们共同回顾起在部队的日日夜夜,大事小事,表扬批评,学习训练,风雨霜等等,畅所欲言,氛围热烈,互敬几盅小酒,抒发久积于心中浓浓的战友深情。席间,最突出的主题还是几位战友对朋友小盖、燕子和亚龙他们一家的热情。尽管小盖他们不喝酒,但几位战友,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对他们的到来,表达出作为安徽人的最热忱的欢迎和诚致的敬意。
 
  老领导李宏,如长兄一样主持整场大局。二十多年了,他耿直的性格,没有丝毫的变化,快人快语,直来直去,对战友对朋友推心置腹,不藏一丝杂念,实在令人敬佩。战友陈双,人高体健,热情豁达,快人快语,坦诚待人,又占地主优势,不时挑活现场的氛围。战友梁书明,经二十年生活的洗礼,增添了几分儒雅沉稳,话语不多,慢条丝理,但句句条理清晰,主题鲜明。
 
  整个席间,大家谈风土人情,说军营故事,讲人生感悟,聊生活趣事,房间内不时爆出欢快的笑声
 
  第二天下午,大家按约定分头乘车来到合肥逍遥津公园集体游览。
 
  下午一时二十分许,我们一行七人,来到逍遥津公园南门集合点。但见公园南门,青瓦白墙,古朴端庄,两尊石狮端座在大门两侧,气势威严。正门匾额“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据介绍这四个大字为清代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老师陆润痒的手迹。匾额与门檐浑然一体,为逍遥津公园增添了几分古朴典雅的气质。
 
  因小盖一家第一次来安徽,第一次到合肥,第一次来到逍遥津公园,我就以逍遥津入园正门为背景给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可能是第一次来吧,一家人对周边的环境还是有点陌生的新鲜,倒也能很快融入角色,和我们一道尽情地游览公园,分享合肥逍遥津公园古朴端庄的美景。
 
  逍遥津,又名逍遥古津,在合肥老城区的东北部,古为淝水的津渡,又因曾是三国古战场而扬名天下。
 
  自南门入园,进园道路两侧,梧桐参天,银杏遮阳、古柏苍翠。迎面是一尊三国时期魏将张辽跨骑迎战的塑像。雕座之上,战将张辽,身披坚甲,虎目圆睁,左手带马,右手提刀,威武英姿,威震逍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为争夺合肥,在逍遥津附近发生的那场历经32年的争夺战的战场全景。
 
  飞骑桥边,桂花含苞,柳丝慢摇,雪松挺拔,棕榈婀娜。桥栏之上,祥云雕花,松鹤延年,牡丹争艳,翠竹清坚。
 
  遥想当年,逍遥津之役,孙权战败,被张辽率军包围。孙权在亲信卫兵保护下,经苦苦死战终杀出重围。仓皇中,来到一小石桥边,桥板已被张辽部下拆掉多半。就在孙权惊慌失措之际,部将谷利赶到,叫孙权将坐骑后退几步,然后在马背上猛击一鞭,孙权坐骑飞跃过小石桥,才侥幸脱离了险境。后人便称这座桥为“飞骑桥”,并有诗句为证:“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飞骑桥北,是一片开阔的绿草坪。园边,几株高大的雪松,相互依连。下的巨石小景,似一批疲惫的战马正卧于绿阴下的草坪园中小憩。园内,草坪平整,丝毫不杂,光亮透翠。周边,绿树参天,古木环生,花石相缀。环园道上,秋风迎面,游人接踵,指杉扶柳,谈荷议兰,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我们一行人沿园内小道西向而行。左侧溪间,荷随风舞,游涌动。小道两侧,水杉高耸,兰草含笑,银杏安祥,古柏庄严,满目苍翠。梅花山,似丘起伏,树龄虽新,一片生机,如入严冬,梅花盛开,也一定迷眼醉人。
 
  三国历史文化馆东南,三十余米,有一眼老井,代年久远,井口为青石雕镂而成。井口内壁上有井绳磨出的几道深痕,辘轳架仍在,却不见系桶的井绳。向老井深处探视,井内幽暗,隐约见水。几十块大理石板,环井沿围成八挂形状,更为老井增添历史厚重的底蕴。大家围在老井边议论纷纷,是谁曾在井边择处而居?用此井水生活,竟不得而知。战友黄兴,快人快语,不时介绍自已年少时在这里嬉戏时的情景,逗得大伙开怀大笑。
 
  三国历史陈列馆,面南而建,塔式门楼,上下两层,青瓦白墙,古朴庄重,绿树掩映。因正在修缮,闭馆谢客,未能入馆参观三国历史资料展,留下一点点遗憾。
 
  陈列馆门前右侧的围栏内,有四匹张口长啸的青铜战马,奋力拉着一辆战车。虽静似动,再一次把我们带到了三国时期逍遥津那场争夺战的战场上驰骋,魏吴两军混战正酣,杀声震天。
 
  三国陈列馆西北侧不远处,便是三国魏将张辽的墓园。园门为仿古塔式结构,东西对称,高矮两塔连体,灰墙灰瓦,朴素庄严。墓前神道两侧,有汉代风格的六只羊、虎、狮石兽,东西对视,卧于翠柏之中,足已彰显墓主人当年的骄人战绩和显赫地位。拾级而上,小丘上建有八角亭,亭内立有一碑,方基圆柱,碑顶端刻有“魏故都亭候张辽之墓”字样,八角亭下坡北侧便是张辽之墓。身为魏将的张辽,将雄兵御吴,以少胜多,经典战例,千古称颂。环顾墓园,香樟环抱,兰草凄凄,苍翠葱茏,秋阳斜照,幽静安宁。猛将张辽能以此处长眠,实为幸之又幸之事。
 
  再向西行,溪流环绕,水清草绿,夹竹桃红,竹翠藏幽,曲径蜿蜒,逍遥津静谧优雅风采尽显。大家边游览雅园,边学习园内植物习性知识,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迂回至东园。逍遥湖,湖面开阔,秋风吹拂,柳丝婆娑,水波涟涟,游船飘荡,一池碧水,倩影倒映。渡津桥,九孔相接,卧于湖上,倒影湖面,与逍遥阁融为一体。逍遥湖东南角,为一椭圆形的半岛。岛上,水榭方亭,游廊假山,树丛掩映,韵致小品,秋韵渐浓,美不胜收。
 
  初秋雨后的逍遥津,日不骄艳,秋风迎面。我们一行七人,边走边游,览景交流,惬意不凡。置身公园,游走其间,步移景异,宜心怡情,逍遥自在,虽处闹市,也如世外桃园。终被景所迷,流连忘返。
 
  直到下午三点,因小盖他们要送孩子亚龙回安农大参加新生见面会,之后他们还要乘火车返晋。我们一行只能在公园出口处挥手告别。我再三叮嘱王之乐,一定要把小盖一家安全送到安农大,然后再送小盖和燕子到火车站,并祝小盖和燕子一路平安……
 
  临别时,战友陈双和黄兴送我到汽车站,另一场秋雨又至。在酣畅淋漓的秋雨中分别,纵然心中再增添几分凄苦别意。但,我们都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大家在共同的期待中,盼望着下一次相聚!
上一篇:已过玫瑰婚
下一篇:我是一棵开花的树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