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冬日,江南西夏墅的小镇上正逢大集,熙熙攘攘的人群
热闹嘈杂,人们把自
家产的青菜、
鸡蛋、猪肉、鸡鸭
鱼虾和各种土特产品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换回自己所需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集市顺着老街一字排开,从镇子的入口一直排到镇中心,然后,延伸到北桥上。卖货的摊位两边摆开,形成一个自然通道。赶集的人们汇成一支人流缓缓移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相互见面招呼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
“芦花鞋,买双芦花鞋吧!”
“自家做的,穿上暖和,三角钱一双。”一个女孩的
声音传来。
寻声望去,在摆摊的人群中,有个女孩正招呼顾客,她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高挑的个子,清清瘦瘦的,一双
眼睛特别有神,运动短发显得利落干练。吸引人的并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身边那两大捆芦花蒲鞋,听说是她自己亲手做的。
芦花蒲鞋就是用稻草和芦花编成的草鞋,外形像个包子,又像只小船,看上去笨笨的,然而,在寒冷的
冬天穿上它却十分保暖御寒。
当地人管编草鞋叫打草鞋。打草鞋是个手艺活,虽然草鞋样子不太好看,做工也没那么讲究,但是做起来一道道工序还是很麻烦的。女孩
心灵手巧,编制的草鞋合脚,结实,因此来买的人也多起来。
刚刚送走一位顾客,女孩小心翼翼收起三毛钱,趁这会儿没人,可以歇一会。天很冷,她使劲地搓着那双已经冻的发红的手,跺着双脚试图能暖和一些。
女孩的家,在离小镇十里外的村子里,她的
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靠种地养活全家。
姐姐出嫁早,她下面还有
弟弟妹妹需要照顾,为了帮父母分担压力,让生活宽裕一点,她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养家的
责任。
暑假里,当同龄的小伙伴们疯玩时,女孩就已经开始为冬天的生意做打算了。
她精心挑选了糯稻草,先将它们捶熟,搓成草绳,然后编织成鞋底,把冬天准备卖的芦花鞋底子全部打好,在父母的帮助下,一个暑假下来,她打了五百双底子。到了芦花上市的时候就开始上鞋帮,把芦花均匀地掺入稻草中,和事先做好的底子编织在一起,做成鞋帮,然后收鞋口,一双芦花蒲鞋就做好了。
把做好的芦花蒲鞋挑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零花钱贴补家用。为了能多卖些鞋子,她逢集必赶,一个冬天下来,五百双鞋全部卖掉。
她用挣来的钱给弟弟妹妹们买新衣服,新书包和文具,还有好吃的大油饼,自己却舍不得在街上吃一顿饭。
这不,过了中午,女孩卖掉了最后一双鞋,收拾挑子准备回家,这时,她才感到肚子在咕咕地叫,真饿了。从早上5点多起床,摸着黑走了十多里路,一直忙活到现在,中间只吃了一块红薯,不饿才怪呢。
不远处有个卖茶蛋的小摊,锅里正冒着热气,旁边还有一个麻糕摊,刚烤好的麻糕摆在玻璃橱里,对面小饭馆也飘来阵阵饭香。女孩摸了摸口袋,犹豫了一下,然后挑起担子急步往家的方向匆匆走去,她要赶回家吃饭。可是,十里路啊,要走很久,路上实在饿了,就从路边地里拔个胡萝卜用来充饥。
那年女孩十五岁。
在那个经济发展迟缓,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极其艰苦,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
环境中,才练就了女孩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品格。而卖芦花鞋的
经历,也使女孩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得到了历练,为她今后的
成长道路和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那个卖芦花蒲鞋的女孩,早已是一位老总了,她拥有自己的工厂,拥有自己的农庄,她的事业从江南小镇扩展到了
北京、内蒙等多个省市,成为行业中的排头兵。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靠着勤劳、朴实、诚实、守信的作风,赢得了合作商的信任。
她说:
一个人富了不叫富,有钱大家一起挣,有钱大家一起花。
她办工厂安置当地人就业,带领
家乡的父老乡亲靠勤劳的双手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她说:“告诉你的
孩子们,你有个女
同学从十三岁开始就会做芦花蒲鞋了。”
她叫琴华,我同班同学。
她的
故事已和我
记忆中的江南融为一体,每当我想起江南,想起西夏,就想起了那个卖芦花蒲鞋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