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读后感
2017-12-27 14:54:04 作者:苏熠坤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前几天,著名作
家、诗人、翻译家余光中先生驾鹤西去,留下的,是满满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一生,是在分离中度过的。1971年,苦别
家乡20余年的他,在强烈的
情感驱使下,写下了《乡愁》。
诗很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手笔,却蕴藏着余先生强烈的思乡之心。只一枚幼时的邮票,便拉开了哀愁的序幕。母子分别,是初次灵魂的远离,却像相交之后的两条直线,越来越远,永不相遇。青年的船票带来了
夫妻相别,后来的坟墓是母子死别,现在的海峡造成了海陆之别。他似乎永远也挣脱不了分离的悲惨结局,只能在
时光的流逝,面容的苍老中深陷。
整首诗,脱不开一个“愁”字。余先生在台湾度过了大半
人生,却对尚未熟知的
故乡,甚至是海峡另一端的祖国充满愁思。在大陆上,任何
一个人,
一件事,亦或是一个物,都会牵动他满心的乡思。初读《乡愁》,只觉平淡;可细细品读,那种难以抑制的恋乡和渴望祖国统一之情便从纸上飘起来了,仿佛杜宇化作的杜鹃,千年以来,承载着古人之思,哀啼着“不如归去”。又仿佛一个窄小的花篮,盛不住他堆砌20多年的思绪,在20多分钟的写作中,倾泻而出,留给世人,满心沉思。
余光中先生,不言而喻,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如今的我们,大多还没有远走他乡的
经历,体味不到“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感。但每当我默诵起这酝酿了20多年的小诗,总有一种莫名的惶惑之感,想要叹息,想要思考,想要
回忆,想要……
“鸟大终离巢,人长终离家。”当你在外拼搏,当你受到挫折,当你
收获成功……当你回望过去,体味人生,大彻大悟之时,你依旧摆脱不了,那深埋于心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