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2019-04-26 11:34:34 作者:网络
在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
命运的不公;还是默然接受,
等待不可知的死亡;或是完成自己最后的
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
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
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
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我一直在想,
一个人的心理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
经历都写下来,不停的回首,也就是在这些回首中,他认清了
生命的意义。
我很害怕看这样直面生死的书,剖析生与死的意义,大多数
时间我们没有闲暇去想这样的问题。可能因为我还没有看清这个世界的
美好,就要读懂这个世界
无奈,实在太残忍。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
心情大多数时是并不沉重的,可能因为保罗有意无意的把最让人们接受的那一面融入了他的文字中,把阴暗的一面留给了自己无数个
痛苦的
夜晚……在读到她
妻子写的后记时,描写保罗曾经受的苦痛与折磨,我才觉得有了一点烟火气,这才是他的境遇,而他的文字中流露的,却是云淡风轻与坚定。
弃文从医,我很容易想起
中国伟大的文学
家革命家鲁迅,他们正好相反。或许是时代不同,境遇不同,但我觉得文与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就像医可以治愈人的
身体,而文可以治愈人的
心灵。鲁迅迫切的想
改变中国人的旧思想,所以他
选择了文;而保罗想探清生命的真谛,所以他选择了医。而在保罗患病之后,他又选择用最初的文,写下这些文字,我很庆幸他这样选择,实在是治愈了我的内心。
这本书上半部“当我身体强健时”写了他早年的一些经历,从他的生平就能看出他一直是对自己的生活规划的很完整的人,在他一步步走向
人生巅峰时,命运就给他开了这个玩笑。他虽没有有意透露,不过我在他的文字中还是能感受到他的不甘与无奈,和众多患病者一样,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会脆弱与彷徨,但最终他的心愿,我想在那句“我准备好了”之后,就已经实现了。
“
日子很长,但年岁很短。”这是保罗在书里提到他们住院部流行的一句话。却触动了我的心灵,医院这个地方,医生这个职业,都悄悄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神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