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福贵叙述着他的一生,他那平凡又不平常的一生。
说他平凡,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业,反而把自己原有的
家财败光了,以后的生活也只是一个农民工的艰苦劳作
日子,没有荣华富贵,没有花天酒地,更没有惊天动地。就像工厂的机器一样,周而复始地做着同样的事,然而,这个苦命老人失去了自己所有亲人。
福贵娘死时,我心中是怜惜。一个
母亲临死前不仅见不到自己唯一的儿子,甚至连他在哪都不知道。不知她溘然长逝之时想的又是什么?是
痛苦的自我麻痹着,告诉自己儿子没去赌钱,还是在怀念着从前的日子?
福贵儿子有庆死时,我心里有种忿忿不平的感觉。这不仅是在为有庆打抱不平,也是在心里抒发对当时无良庸医的憎恶。他们怎么忍心让一个如此
阳光,朴实,又孝顺的
孩子为了自己不一定存在的仕途而死?这些为了一己私利而视人命如草芥的人,就不配做医生这一高尚的职业。
福贵女儿凤霞死时,我只能为她感到悲哀和扼腕叹息。他和女婿二喜当时的绝望一定让冷心冷情之人都不禁为之动容。凤霞的死读的让人揪心,尤其当她还是一个朴厚老实,心地
善良的聋哑女孩!
福贵
妻子家珍死时,我只觉着惋惜,却又奇怪地松了口气。兴许是我当时已看懂了她伟大的理想:她得了软骨病,儿女都死了,只会觉得自己是福贵的累赘,活着就如同死去了一般无二,反而心里还沉甸甸的满是愧疚。她走得好,离开时没有痛苦,或许,更多是庆幸和豁达吧。
福贵女婿二喜死时,我感到身为人类面对灾难时的无力。他的一生勤勤勉勉,对岳
父母如亲父母一样,对儿子更是寸步不离,最后却连尸骨都不完整。他说:“苦根又沉了”而不是“苦根
长大了”。区区二字之差,却读出了无限辛酸。她被水泥板砸死时,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儿子,硬是把偏头掰正了,大喊出来的也是“苦根”二字。
福贵孙子苦根死时,我还觉得做这夸大其辞,明白后却又倍感悲哀。我原本想:“半锅豆子怎么吃的死人?”后来才知道当时人吃不饱,胃都很小,豆子吃多了胀气,就活活撑死了。若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只觉得他死了可惜;明白原委后,又觉得他活着可怜。父母双亡,外公不知什么时候也会离开,而他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这些体现了书中真正令人痛心的,并非福贵生活的艰苦,而是他家人的离去。
一个人在这世上最
希望拥有的是什么?自然是亲人和友人。从福贵每次家人死去时的怔愣和悲哀可以看出,家人对于他的重要性就如同明月离不开夜空,学生离不开书本,明成祖离不开朝堂一般密不可分,残忍就在于,就是拥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两者终有一天必须劳燕分飞。
书中还有几个片段让我
记忆颇深,感触也颇深,其中一个便是福贵被征入国民党军队。
行军打仗,苦是少不了的,但国民党军队的连长实在太像地主,士兵太像奴隶了!他所做的一切并非是对士兵好,而是在对自己好。形势尚算乐观时,吃喝赌博,瞧不起士兵;形势一旦不妙,卷了钱财夹着尾巴逃的,他是第一人。军人本应一身正气,他却拦路打劫,不肯放过一个平民,统统抓去充军。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他硬抓来的士兵人心也不会齐,也难怪会打败仗,然而,苦的是无辜的黎民百姓啊!
还有一处是家珍被检查出了软骨病。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心平气和的劝慰福贵:“治不了才好。”省得花钱。她死去时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句诗:“空床卧听南窗
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写了《半死桐》来悼念自己的贤妻,不知若福贵会写诗,他的心绪是否像贺铸的一样?他会写出似《半死桐》的词追悼家珍吗?
在我看来,福贵可怜了一生。少时,他无知地没有
珍惜当下,而是荒废年华;大些时已经穷了,没有
机会再让自己翻身。这令我想起一句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这便如同昔日的楚霸王
项羽,别姬时是何等凄凉?同是在多事之秋,时代虽变了,但那只是掩盖残忍事实的布,揭开后,是同样血淋淋的悲剧。
但也却正是因为悲剧,它才更加深刻,给人以深思。
在一片黑暗中,却总有一些东西在闪闪发光,这光芒虽然微弱却足以给人以安慰和希望,家人的宽容奉献,相依为命,
劳动者老实勤奋,任劳任怨,都让人
感动敬佩。但有时现实却无比残酷,连这为数不多的
美好,都会被毁灭。
小说的结尾引人深思。福贵唱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确,他少时过的浑浑噩噩,中年时想着发家致富,老年时想通了,发现平凡的活着未必不是最好的。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到头来反而赔上了一条性命。平凡地活着,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平安,还不够吗?
阅读《活着》对我无疑是残忍的。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着
命运是如何摧残着人的生活,侵蚀着人的
生命。却也因这摧残和侵蚀,使活着的意志成为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
这好似海明威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本书中值得敬佩的,是化解了困难,在晚年的生活中
孤独但不
寂寞的福贵——这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