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最震撼我的就是对人性中
孤独的刻画,让人震惊,令人深思。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
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
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
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
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最终都会孤独地离开。
活着,也许就是为了寻找一个能与自己“说的上话”的人,也就是现在说的朋友或者知己,活着本来就是件不易的事、孤独的事,但只要有人能懂自己,遇到事情有人可以商量,
开心时有人可以分享,悲伤时有人能够安慰,那么这份孤独便可以排解,和相知相惜的人在一起,话不在多,也许真的可以一句顶一万句。
人是一个群居动物,有时身处闹市,仍觉得孤独,我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01、信仰缺失。
外国人有信仰,可以向主倾诉心曲,人神交流;而国人缺少信仰,当需要倾诉的时候,往往不知该向谁倾诉,谁会愿意听你倾诉,身处人海,茫然四顾,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这种心理需求压抑得太久,便成了难以排遣的孤独。孤独的人
希望有人懂,却不
喜欢别人把他看透,往往为了面子或者那点可怜的自尊,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煎熬。
02、知己难求。
这个知己,无关贫富,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投缘就好。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寻找那个投缘的、“说得着的”人。大部分人身边不缺朋友,聚在一起大多谈论国事、单位的事、他人的事,但谈自己的少,敞开心扉的更少。我们缺少那种心有灵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达成默契的朋友,当然这个要求甚高,即使在一起生活了若干年的
夫妻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这样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如此,孤独就在所难免了。
03、顾虑太多。
有时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想说却不敢畅所欲言,怕别人抓住把柄,给自己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有时被传统的礼仪道德约束着,一些敏感的话题想说却不好说不便说;有时由于各自的认识水平不同,说了产生不了共鸣,说了也白说,干脆就不想说懒得说。
常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有了心结,仅靠外在的
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朋友再多再好,也代替不了自己,即便是自己最亲的
家人,也难以做到感同身受。外因虽不可小视,但内因才是关键。自己想通了,阴霾就会消散,孤独就成为你审时度势、拷问灵魂的利器,成为你
人生之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05、人只要有思想,就会有孤独的时候。
孤独是无人能走进灵魂深处产生共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处不胜寒,是永不服输,是不向某个人或者某种势力屈服妥协。孤独的人,能品出人生的真谛,能看透世事的冷暖;孤独的人,得意时一般不忘我,失意时不自贱;孤独的人,可以独享心灵的宁静,体悟生活中的一份精致与淡雅。
偶尔的孤独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就像经常喝茶的人,偶尔喝一次咖啡,感受一下不同的
滋味,也是一种享受。人们常说,情到深处人孤独,情深无人懂得、
珍惜,又不可言说,那种无法排解的孤独只能独享,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既想体会又想逃离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