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 正文

中庸读后感精选【36篇】

2019-11-10 00:54:53   作者:网络

中庸读后感

  篇一:中庸有感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作者:孟繁凯
 
  篇二:中庸读后感
 
  《中庸》原文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而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也是中庸。肤浅片面理解“中庸”,涵盖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做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中庸》中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像很多章节如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所阐述的道理与实例在如今也十分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钻研学习。
 
  作者:谷睿思
 
  篇三:中庸读后感
 
  《中庸》作为国学四大书之一,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在阅读它的过程中,沉静下来思考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对浮躁的现代人来说,受益匪浅。我读《中庸》时,感觉很困惑,迷茫,不知其所云,不太理解其深层内涵,但认真读后,慢慢咀嚼以后,感觉收获也不少。关于“中庸”,陈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大道,庸是天下的定理。我所认为的中庸,中是恰到好处,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正如一句老话:平平淡淡才是真。人性中是有许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婪者都是活得痛苦的,而《中庸》可以教会我们克服人性的贪,平心静气,做到知足常乐,返璞归真。总之,读《中庸》,细细品味其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世之道,回味无穷,受用终身。
 
  作者:李冯婷
 
  篇四:中庸读后感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镬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则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自以为聪明,好走极端,不知适可而止,往往是自陷罗网而不自知,还有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但是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遇到困难,挫折或诱惑就无法持守了。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对别人要求的越多,怨气就越大,本质上是因为自己无能。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生活中看到很多人借助他人的力量,一下去就省去好多的时间,精力,这个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怨别人,不去批评别人,不去问“凭什么自己没有?”实在不容易。平平淡淡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不去羡慕别人,这种人令人神往。
 
  作者:李其晓
 
  篇五:中庸读后感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
 
  作者:刘文岚
 
  篇六:中庸读后感
 
  《中庸》作者为孔子后人孔伋,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的程颢、程颐极崇《中庸》。南宋的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作者:王博涵
 
  篇七:中庸读后感
 
  它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所以读完之后感觉:书中的精髓将是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中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君子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般的人总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未深究。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联系生活实际感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我们用心的观察分析才能了解,看待别人往往不能只看现象和表面,而是要深入其心灵,着眼于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教育。
 
  作者:杨杰
 
  篇八:中庸读后感
 
  看了这本经典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着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着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作者:袁静
 
  篇九:中庸读后感
 
  中庸之道,是一种和谐之道。当合上《中庸》,一个“度”在心头萦绕。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方与正的结合需要细致的揣摩与运用。“满招损谦受益”“花要半开,酒要半醉”,这正是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半开”“半醉”都需要对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立的准则来衡量的。行事之时,靠的是自我内心的那根标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坚守自我,不受外界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美德。
 
  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也阐明了《中庸》对天下的作用——大本。中庸是天下之正道,正理,也反映了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的合二为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其中表达的自然界天地各安其位则万物孕育的思想便可一叶知秋。
 
  读完《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眼前定则不趾,事前定则不囿,行前定则不费,道则定则不穷”的做事原则对指导我们的言行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而心中有秤,行中存度,更需要我们去深层次的体会“度”这一视野了。中庸也是世界
 
  作者:周英杰
 
  篇十:中庸读后感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作者:郑炜煜
 
  篇十一: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作者:谢正麟
 
  篇十二:中庸读后感
 
  《中庸》既是儒学的经典之一,又是先秦诸子说理散文中的重要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做,它以辑录孔子言论加专题论述的形式,集中而深刻地阐发儒家有关“中庸”的思想。因此,《中庸》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最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思想史意义。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人却根本性地误读了。在亲手抄写了中庸之后,我对“中庸”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理解与收获。
 
  在当今社会,现代的人的心目中对中庸的误读越来越深,大致形成这样一些流行观念:认为“中”就是不彻底,模棱两可,即中间状态,走中间路线;认为“庸”即庸碌无为,即庸俗。总之几乎成为了迂腐、缺乏个性、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认为中庸主张一种折中主义,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不敢坚持正确的主张,见风使舵,是一种圆滑的处世策略和人生观念。甚至有人把中国人所谓的劣根性,如缺乏西方人那样的冒险进取精神,作为少数派时不敢坚持己见,以致造成中国长期落后乃至出现像“文革”那样的政治悲剧,都归结为中庸之道的危害。我想,这样理解中庸之道自有其合理的时代背景,那就是近代以来精英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国长期落后挨打的反思,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儒学中庸之道使国人成为了一个懦弱的精神群体。但是,儒学作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思想体系,只有当我们自觉地远离躁动的时代氛围和功利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真正从学术价值层面上静心思考,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中庸之道。“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是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庸”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词在《论语》中仅此一处,孔子并没有对“中庸”展开进一步的阐发,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和多种解释的可能。从字源上来看,“中”的本义为“内”,“庸”的本义为“用”;在《中庸》原文中,第一段即可被视为对“中”的释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一段既可理解为对“中”意义的阐释,也可视为一种伦理引导,告知读者已发和未发之情“应该是”和谐的、平衡的。朱熹《中庸章旬》日:“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情感未发生时,心中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或不及,是恰到好处,就是中;而情感发出后无所乖戾,就是和。所以,中庸其实具有体、用两重性,中庸要求的是体用合一。“发皆中节”,是对调和不同而达到和谐的要求,即和而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情感、欲望的表达,都应当有一个恰当的限度,也就是一个适当的点,每个人都达到这个点,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有序,否则就混乱无序。推而广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要素,都应处于自身的适当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相互形成适当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生态,整个社会、自然就处于和谐状态。相比之下,朱熹对于书名中另一个词“庸”的注解相当简单。朱熹的《章句》中仅仅简略地释为“平常”。
 
  其实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至善、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在我看来中庸之道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中庸的“中和”观念,更具有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功能,在社会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儒学的最大的普适性与永久的价值性,所以具有长久的价值而不会被淘汰。这也是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之主干,其影响广泛而久远的最根本的原因。
 
  作者:盛俊恒
 
  篇十三:《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我学习了《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不过《中庸》的一些言论,积淀了古代统治者处理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的政治经验,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有较为深入的论述,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极大的启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作者:高金宇
 
  篇十四:中庸读后感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作者:关文清
 
  篇十五:中庸读后感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
 
  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作者:蒋龙龙
 
  篇十六:中庸读后感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文章,相传是战国时代的子思所著。到了宋代,《中庸》和《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明、清两代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中庸,最简单的理解为不偏激、不偏执于一端的意思。《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界中偏激的事物都不长久,人与社会亦是如此,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随便一提,几乎在相同的时代,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中庸之道,他认为每种德性都位两个极端的中间,比如不够勇敢是懦弱,过分勇敢是莽撞,勇敢位于懦弱和莽撞之间。中庸之道不但是德性之理,也是万事万物之理,比如亚里士多德还阐述了中庸之道运用在医学和政治上的例子。
 
  作者:孙怡垚
 
  篇十七:《中庸》读后感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王帅
 
  篇十八: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不诚信的人交往,所以通过中庸我学习到了人的诚信的重要性。
 
  作者:吴承钰
 
  篇十九:中庸读后感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平衡态。
 
  作者:杨百发
 
  篇二十:《中庸》读后感
 
  《中庸》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把万事万物之理(自然法则)和人联系起来了。万物的禀性是“天命”,是上天赋予的,也就是自然法则。这里“天命”的“天”,是自然之天,但如果你把它理解为宗教之天,也无大碍,因为不管是从自然哲学的角度还是宗教的角度,万物的禀性都是来自于那个“最高的命令”,人力不可更改。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地保持着自己的禀性,所以人保持自己的禀性就也是在尊道而贵德了。
 
  天命赋予了我们人性,顺着人性所做的事才合乎道理。以德报怨,是贤过了头。贤过了头,就和不贤一样。以德报怨,不合乎人性,所以人世间没有这个道理。天道(自然法则)、人道(道德伦理)不是没有关连的,更不能相背离,连结天道和人道的,正是人性,因为它即是“天命”,又是人在社会中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间的道理。
 
  作者:张旭韬
 
  篇二十一:《品读中庸》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这一理解从我这学期真正品读后,才对他有所理解和感悟:“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中庸》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暗然而日章,是因为它遵循了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的然而日亡,是因为它只是利用了一时一地的特定条件,而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相违背。这很好的用恰当的方式将道理展现了出来。也让我们知道,找寻一条长久之道,一定要充分发扬其生命力,率性,充分展现自我。
 
  品读《中庸》才发现现代人的很多观点,在书中早有阐明,而且见解更加高明深刻与完善。无疑不使人敬佩和感叹。
 
  作者:葛思琦
 
  篇二十二:《中庸》读后感
 
  这个学期,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来中华名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关于《中庸》,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可是,要达到“志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到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事都受益匪浅,受益终身。
 
  作者:班韩笑
 
  篇二十三:中庸读后感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关于《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简单说这些吧!
 
  作者:班曹鑫哲
 
  篇二十四:中庸读后感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作者:陈佳慧
 
  篇二十五:《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的“庸”说的是“适中”的道理虽然平凡无奇,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的确,“中立而不倚”,“过犹不及”这样的生活态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学鸿儒所追求和坚守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蕴藏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崇尚的均衡美与对称美。
 
  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现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值得我们深研。
 
  作者:陈嘉莉
 
  篇二十六:中庸读后感
 
  一直以来就对我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初高中的时候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只零碎的学过一些,然而都不够系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其精神实质。到了大学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今天读完《中庸》,感触颇深。
 
  《中庸》里面涵盖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中庸之道自古至今一直受到知识份子的追捧,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对于这种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我们必须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它有很多思想是正面的是积极的,然而,也还有很多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迷信书本。
 
  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现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值得我们深研。
 
  作者:程振苑
 
  篇二十七:中庸读后感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之道在于凡事必有度,有度者,德者,君子也;无度者,肆意妄为者,小人也。《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即和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作者:冯翠杰
 
  篇二十八:中庸读后感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作者:秦威
 
  篇二十九: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一篇儒家哲学经典文献,他的主题思想是教人以中庸之道处世,教育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监督、教育、完善,让人达到至善、至诚、至德的理想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自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自觉性往往能取决于他是否能成功。孔子说过:“齐声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自律的人能自觉纠正他自身错误,并且能自觉去做一些他应该去做的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最重要说法”。由此可见,古今中外,自律一直是被人们所推崇的高尚品质。自律的心态还能带来诚信的约束,让人自觉遵守内心的底线。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又一原则。原文有“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父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递以事师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乎不慥慥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和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勉强别人去做,不要拿别人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不要因为别人的缺点而去怪罪别人。我们要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伤害,忠恕宽容,提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也告诉我们人要达到足够高的德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孔明对我们的教导。人无德而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德。如今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我们也许会感到嫌弃,但他们很可能自身未意识到他们正是这些公物的主人。
 
  作者:李文康
 
  篇三十:读《中庸》的二三感悟
 
  最近又读到了著名的四书中的《中庸》,它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所以读完之后感觉:书中的精髓将是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做学问是如此,生活亦是如此,这本书哲理很多,有许多我还没搞懂,尚需仔细斟酌,不过有一点可以感受到的是:《中庸》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作者:丁嘉良
 
  篇三十一:《中庸》读后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直以来,我都错误的认为中庸是一种60分万岁的态度,不把事情搞砸,但也不会追求完美,讲究一般和差不多。因此,我向来是对中庸态度嗤之以鼻的,但是,在这一个月的中庸学习中,我渐渐的明白了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它不是一种“佛系”的处世态度,相反,“中庸”的“中”字是“执两用中”的意思,是在两个极端中间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而“庸”也不是平庸的意思,是用与合适之意。合此两字,则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中庸》也教会了我三个道理:
 
  一是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当我们一人独处时,就需要有强大的自我监督来约束自己,去遏制自己内心罪恶的萌芽,在人前人后都是一个正直道德的人,这使得我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二是宽容。“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一点恰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在与他人发生争执之时,换位思考,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别人与自己的不同,正如罗素所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我们的世界不恰恰也是因为不同而美丽吗?
 
  三是至诚。“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诚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而《中庸》中的诚,正是我们如今所强调的初心,也只有一个能够诚其意的人才会走的更远。
 
  读《中庸》,教会了我很多的道理,短短的三十章,却满满是前人思想的结晶,我相信我从此书中明白的道理,将来会陪伴我,成为我学习生活中的指明灯。
 
  作者:张昊
 
  篇三十二: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不诚信的人交往,所以通过中庸我学习到了人的诚信的重要性。
 
  作者:何萌萌
 
  篇三十三:《中庸》读后感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义,意思很难理解。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有时会牺牲掉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些所谓的知识,打击了学生学习兴趣。中庸就可以帮我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从而使我们做到知足常乐,慢慢学习,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
 
  作者:王崇旭
 
  篇三十四:读《中庸》有感
 
  《中庸》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还是它那富有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是自我管理。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作者:叶子龙
 
  篇三十五:中庸读后感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有时会牺牲掉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些所谓的知识,打击了学生学习兴趣。中庸就可以帮我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从而使我们做到知足常乐,慢慢学习,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
 
  作者:袁依洁
 
  篇三十六:中庸读后感
 
  在当今社会,现代的人的心目中对中庸的误读越来越深,大致形成这样一些流行观念:认为“中”就是不彻底,模棱两可,即中间状态,走中间路线;认为“庸”即庸碌无为,即庸俗。中庸几乎成为了迂腐、缺乏个性、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其实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达到至善、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在我看来中庸之道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中庸具有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功能,在社会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庸之道体现了中国儒学的最大的普适性与永久的价值性,所以具有长久的价值而不会被淘汰。
 
  作者:赵芝瑾
上一篇:论语读后感500字【16篇】
下一篇:《盛女时代》读后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