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一家人》读后感
2020-03-20 00:30:44 作者:单子轩
《桥下一
家人》是由美国作家纳塔莉·萨维奇·卡尔森创作于1958年,荣获了195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故事讲述了在巴黎塞纳河桥下生活的流浪汉阿曼德和三个
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我的感受之一是:流浪汉也有自尊,也会转变。我在
读书时,刚开始很不
喜欢阿曼德,认为他不喜欢工作,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他居无定所,成了一个流浪汉。我觉得人要向往自由,但是不能不工作,更受不了他宁愿当一个流浪汉,整天臭哄哄的,而且他特别讨厌小孩子,想把他们打发走,但是渐渐读下去,看到吉普赛女人米勒里说,他讨厌孩子只是因为害怕一颗
善良的心被机灵的小家伙们偷走。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交流中,他逐渐
改变了他对孩子们的看法。而这三个孩子也把他看作自己的
爷爷。突然觉得阿曼德其实骨子里是一个善良的人,孩子们唤起了他的同情心,他的爱心。
我的感受之二是:
亲情。这虽然是一个残破的、拼凑起来的
特殊家庭,却让我在里面感到了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可贵。阿曼德看到孩子和
妈妈的孤苦不依,
心软了,准备去
寻找另一座桥,搭建自己的新窝。可妈妈苏西婉留了他,她用一块烟煤在水泥地上画了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在下面还画了一个小正方形,长方形是阿曼德的房间,正方形是一个窗户,让阿曼德感受到了家人的爱。
我的感受之三是:爱与
责任。圣诞前的那一天,阿曼德得知慈善机构准备收容几个孩子,还将送妈妈去监狱。阿曼德终于无法忍受下去,他做出一个十分困难的
决定:去找一份工作,帮助妈妈为孩子们建立一个真正的家。这该是多么巨大的转变,因为有了爱,才有了责任,即使自己很辛苦,也要帮助孩子们实现愿意。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爱与责任,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要学会融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对于家人来说,我们也要有爱,互相帮助,才能让我们的家更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