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 正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10篇

2020-11-18 23:23:27   作者:佚名

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茅忠裕
 
  晨曦刚至,植花于园。暮色降临,拾起散落的花瓣,聆听着花语,回忆童年……
 
  那本书依旧静静地卧在书桌上,我已牢牢记住了那充满诗意的书名——朝花夕拾。
 
  著书者是鲁迅。他一生只有一部散文集,便是《朝花夕拾》……
 
  不知大是否有这种感觉,一听到有人提起鲁迅,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跳出一幅画面——鲁迅先生抽着烟斗,愁容满面。是啊!他一生都在为革命奉献心力,我也一直以为他的生活中只有愁苦。
 
  但书中的一篇散文让我彻底改了观,让我永远记住了那个美丽的令人神往的百草园……
 
  从前,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物,可能从小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才能有这番救国救民的决心。但不曾想,鲁迅先生幼时也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能想象先生幼时也是一个调皮蛋,偶然翘课溜到百草园里,听着油蛉低唱、蟋蟀伴奏,偶尔又按住斑蝥的后脊,捉弄它们,常常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仰望蔚蓝的天空。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知道会被寿镜吾老先生发现,会被训斥,却依旧“我行我素”,把学习抛之脑后,只顾着玩,在百草园里尽情发泄童真。
 
  开始读来我都不相信,这还是鲁迅吗?此番的天真烂漫应该出现在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人物身上吗?后来转念一想,不论如何,每个人终究有童年,那是一个人最为欢乐自由的时光。那时无忧无虑,懂的少,阅历也不丰富,少年不识愁滋味,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牵挂,也不会面临什么逆境。
 
  现如今,不知多少人在感慨时间飞逝,青春一去不复返,想再回到过去,然而世上没有时光机器。这些回忆,我们也只能作为美梦来度过了……
 
  我想鲁迅先生是为了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时光,宝贵的回忆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失去了再去后悔
 
  童年对于我们而言,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如今,望子成龙的父母越来越多,有的孩子还没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就为孩子排满了课程。为了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扼杀了他们真正的兴趣,这样做真的是为他们好吗?
 
  学习固然重要,但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是更加重要的。童年一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度过。试想,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劳碌大半生,可以在晚年时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是人生一大趣事啊。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吴俊岐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书架上就有那样一本书。我曾经许多次好奇地翻开它,总觉得怪怪的,那里的文字读起来酷似在聊家常,但又让人似懂非懂。渐渐地我长大了,便一点一点地读完了这本书——《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把自己变成文中的主人公。一个以笔代枪,同恶势力不屈抗争的伟大斗士。之后成了一个远游归来的慈爱温和的长者。在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和心爱的家园中轻轻拂去岁月的积尘。而后,气定神闭地娓娓道出一个个生动清晰的故事。一个个鲜活形象的人物——长妈妈、衍四太太、五猖会上的无常、百草园中的美女蛇……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足于好词佳句的华丽。却能吸引读者、吸引我。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读的文章便是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心总是充满无言的好奇和探究的渴望。幼时的鲁迅,不时地到园里泥墙根去捉蟋蟀,常常拔起何首乌接连不断的根,为贪嘴而去摘带刺却酸的覆盆子。小小的百草园给了他无尽的欢乐。幼嫩的心灵也因此变得新鲜透亮。也正是幼年大自然和淳朴的乡民给了鲁迅美和爱的启蒙。使他拥有了一颗丰富、细腻而向往美好的心灵,并丝毫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粗糙麻木。以致于二十多年后当他回忆起故乡的旧事与童年的乐园,哪怕是一草一木,依然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一切感受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在如今这喧嚣嘈杂的都市里,在这繁忙紧张的学习中,在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里。曾几何时我们已远离了童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纷纷扰扰的生活中,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如果我们能读一读这本书。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我们的心情便会得以平静和释然……
 
  篇三: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刘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写的一本从童年到青年心历路程的一本回忆性散文,共十篇。书中有回忆,有批判,有嘲笑,它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关怀现实的一面,更展现了最真实的鲁迅。
 
  鲁迅,原名周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生于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第一次发表白话小说时的笔名。这一笔名根据鲁迅自己陈述的理由有三点:其一,他的母亲姓鲁;其二,周与鲁是同姓之国;其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童年时期的鲁迅阅读了大量的古书与古诗。在“三味书屋”里,师从寿镜吾先生。在此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为鲁迅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鲁迅的少年时期,家道中落,鲁迅通过切实的感受感到了社会的残忍和冷酷。1902年,他东渡日本,在东京进了预备学校。
 
  鲁迅一生著述丰富,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阿长与<山海经>》等文章就写于鲁迅在厦门大学的时期。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真诚善良,给鲁迅买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是鲁迅笔下一个温暖善良的角色。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的形象似乎不近人情,强迫孩子背书,摧残孩子的天性,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孩子的压制。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时的一位老师,他正直热忱,不歧视同学,热心关注鲁迅的学业,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朝花夕拾》以平和,舒缓的笔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怀念,批判了当时黑暗迂腐的社会环境,给予了对现实的深切思考。从这些文章中透视着清末民初时期的生活画面,了解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篇四: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鲁芮冰
 
  一点一点,我慢慢看完了那本书:《朝花夕拾》;一步一步,我渐渐走近作者的内心:对那万恶的旧社会的批判;一夜一夜,我思考着:“他,是以怎样的毅力提起这沉重无比的笔,来讽刺这”人“吃”人“的社会?”或许是童年的回忆太美好,而现实却是那样的冷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体验到了百草园的乐趣无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单单这段文字,就让我身临其境。走进百草园,一棵高大的皂荚树整日陪伴着你。心情烦闷时,看看那碧绿的菜畦便觉得好多了。数不胜数的动物在园子里陪你玩耍,日日无忧无虑,不必去理会外界的嘈杂。这般日子,现在又有几时?而踏入三味书屋,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面对的是一名方正,博学的先生。虽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不比百草园,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有何不好?
 
  在鲁迅先生童年时或许有太多的不愉快,但他在字里行间为我们体现出了孩童的天真,烂漫,纯洁,无忧无虑,呈现出一幅幅自然的画,供我们欣赏。
 
  在嘈杂的城市中,一切都是忙碌的。当累了,厌了,倦了,回首望望过去,会有什么愉快的回忆吗?又或者,会有什么回忆吗?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这样说过:“——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都没有……”与其这样碌碌无为,倒不如现在放慢脚步,我送你《朝花夕拾》静静品味。
 
  篇五: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梁奕
 
  童年的生活是充满稚趣的,随意捡起一颗五彩斑斓的石头,都会引起小朋友们一阵欢乐的笑声。这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晚年所著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看后,我感触颇深。
 
  书中的主要内容正如同书名一样,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鲁迅与仇搏斗时的场面,为了饱读《山海经》而彻夜难眠,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的藤野先生,都是鲁迅童年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那篇读来引人入胜,手不释卷,字里行间包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孩童世界。
 
  鲁迅家的小后院百草屋里藏着这位大文豪多少欢愉的童年记忆啊!一块看似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砖下面总是藏着各种小鲁迅百玩不厌的各种惊喜;长妈妈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小鲁迅总是信以为真,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小故事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文学的种子,为他日后弃医从文,并写出大量经典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送入书塾后的小鲁迅依旧好奇心不减,调皮捣蛋,宛若一本儿童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每天向老师稀奇古怪地问个不停;喜欢攀折书塾腊梅枝的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爱好,比如捉苍蝇喂蚂蚁等等。
 
  写到这里,我不禁回首那已然随风而逝的金色童年:4岁那年,我和妈妈去家旁边的小公园游玩,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到河边,可我抑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跑到河边,一脚失足,从河边的栏杆上头朝下掉进河里,要不是妈妈三步并作两步一阵风似的及时赶到并一把将我拉起,我可就真要和儿共舞了。还有一次为了证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天真地以为种下巧克力便会收获吃不完的巧克力,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从糖盒里拿出了一个香气扑鼻甜脆可口的费列罗,咽着口水把它种进了花盆,可干等了几个月也不见它发芽,为此还浪费了我每日一颗的巧克力……我的童年记忆宛若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说不完道不尽。
 
  阅读使人与优秀人物相伴思想共舞,阅读使人内心强大,勇敢地面对抉择与挑战,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我人生最好的奖赏。勿忘金色童年,在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我将以童年时代的乐观与活泼,微笑面对坎坷与崎岖,在追逐梦想的光明大道上砥砺前行,书写自己人生的辉煌,成为报效国家振兴民族的栋梁之才
 
  篇六: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杨莹
 
  《朝花夕拾》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它是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主要写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经历与体验。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二十四孝图》。这篇开头就是: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多么让我敬佩,要是我们写文章的话,哪敢这样不顾利害,大胆直抒胸臆呢。
 
  所谓《二十四孝图》就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的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哭竹生笋”等孝道故事,其中我最反感的是郭巨埋儿。
 
  “郭巨埋儿”的原因是家里贫穷,因为儿子要分食母亲的食物,所以郭巨耍埋了自己的亲儿子。我认为这种孝顺是一种愚孝,是后人应该引以为戒的。但我们确实应该孝敬父母,只是要合情合理。然而今天我们的孝敬观却大打了折扣,很少有人是真心诚意爱父母,愿意为父母付出一切。大部分的人,都会把父母对我们的爱认为是应该的,无须回报的。
 
  这让我们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缺失而少了人情味。希望我们的社会多提倡真正的孝道,人人保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
 
  篇七: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任妍羲
 
  翻阅图书,品味人生。书籍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读书分享者任妍羲,今天由我给大家介绍一本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吧!
 
  自从我读了《朝花夕拾》就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我也深深地爱上这本书,一切都要从《·猫·鼠》这篇文章中开始。鲁迅先生非常讨厌猫,这就要从鲁迅先生养的小隐鼠开始了,一次儿时的鲁迅回到家中,就问保姆长妈妈:“我的那只小白鼠呢?”长妈妈说:“被猫吃了。”从此以后鲁迅就非常讨厌猫,憎恨它吃掉了自己养的小隐鼠。猫的习性是逮住了那些弱小的鸟雀或者小鼠,并不会一口把它们咬死,它总是带着戏谑的神态把它们放开、抓住反复如此之后,等到它们完全没有自我反抗意识这才慢慢享用。而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站在权力的高点却可以拿捏别人的死活。想必先生也是实在讨厌至极了那些欺压老百姓、做坏事的人,也借此猫鼠之事讽刺了那群人。
 
  《阿长与山海经》文中记录了平时他与长妈妈朝夕相处的日子,突出了长妈妈的善良,但是她非常迷信,繁文缛节又多。鲁迅虽然说不喜欢她的一些缺点,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感激长妈妈的。比如长妈妈的性格以及她帮先生买《山海经》的故事都可以让我感到温馨,让读者从长妈妈的不幸命运中,看到了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所以《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让我深刻的领悟到了为人要真诚积极乐观。
 
  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通过庸医为父亲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医生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的实质。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让人对那些害人性命的庸医深感气愤。
 
  童年时的百草园生机勃勃、奥秘无穷的景象,赐给鲁迅先生一个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
 
  纵观全书,既感受到了童年的活泼快乐、无拘无束,还感受到了当时社会对百姓的摧残与压迫。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挖掘我们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在物化的世界里,好的图书引导我们瞭望更广阔的天地,耕耘那真正浸透着人生意义的精神乐园!
 
  篇八: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徐施宸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发现过一块像人样。”读着这句话,不禁发笑。为了找人形何首乌而把泥墙弄坏,儿童的天真扑面而来。
 
  在《朝花夕拾》里,我看到了一个天真却又无奈的孩子:在百草园里看蟋蟀,和好朋友一起抓鸟……在童年鲁迅的眼中,过庙会则是一大盛事儿。
 
  正当我满心欢喜的准备随着童年鲁迅看他笔下的庙会时,鲁迅的父亲却忽然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我的心,似乎也凉了一大截,“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仿佛秋天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鲁迅父亲的行为,让我不解:为什么偏偏要在这时候来背书呢?以至于背好书,再看会,兴致早已流失。
 
  文中有令人心驰神往的百草园,但是,也有许多令人气愤,气得让我颇想要穿过书页去打破封建思想的事儿。
 
  譬如《父亲的病》。鲁迅先生在文中写到的“经霜三年的甘蔗”,一看,一个故弄玄虚的庸医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最后不好意思了,便拍拍屁股走人。
 
  陈莲河这位先生呢,却比上一医生还不靠谱!“蟋蟀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做药引的还要贞节,我见未所见,闻未所闻。还有更加令人无语的“败鼓皮丸”。倘若蟋蟀做药引,还能勉强理解,可这用打破的鼓皮——做的丸,可就让人觉得荒唐透顶了。况且,还无耻的说“价钱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发笑的同时,也深深的同情鲁迅的父亲——和千千万万被庸医耽误的病人们!正是这,促使鲁迅学医。
 
  但社会的动荡可不会放过鲁迅先生:穷困潦倒的范爱农;荒谬又毁灭人性的所谓“孝道”;所谓的“正人君子”们又使鲁迅“弃医从文”。表面上,似乎在写一件件事儿,但含沙射影的,作者批判的是旧社会的黑暗。
 
  既有温馨的童年,又有辛辣的讽刺。正是这种“双重性”,让《朝花夕拾》读来更耐人寻味。
 
  篇九: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张宸睿
 
  傍晚天际的白光渐渐褪去,泛出一抹酡红,夕阳余辉洒向草坪上的鲜花,鲁迅漫步着,梦想、回忆、浮躁、厌恶、迷茫涌上了心头。沉默着,他迈步回家,划掉了纸上的《旧事重提》,添上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童年追忆,干干净净的,简洁的言语韵味深长,时而尖锐辛辣,时而温暖柔和。他有一个保姆叫长妈妈,愚昧迷信但朴实善良;他有一个老师叫藤野先生,平等待人,朴素伟大。他不喜猫,却喜鼠。他讨厌《二十四孝图》,但喜欢《山海经》。他爱看五猖会,更爱看无常。他曾后悔于父亲的病,又曾迷茫于琐记。他还有一个乐园,是百草园。
 
  那儿草木丛生,百草丰茂,有各种花草树木,各种奇珍异兽,各种鲁迅儿时的记忆。我想,那儿一定很美,因为鲁迅童年是那么无忧无虑,开心快乐。也正是因为鲁迅有如此的童年,如此启蒙,才会有今日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啊!那弃医从文,用笔在战斗的鲁迅啊!
 
  鲁迅的一生轰轰烈烈,而我们的一生才刚刚开始,愿会如鲁迅一样吧!
 
  篇十:朝花夕拾读后感
 
  作者:张奇松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会知识丰富。一点一点,我慢慢看完了那本书:《朝花夕拾》;一步一步,我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一夜一夜,我思考着:他是以怎样的毅力提起这沉重无比的笔,来讽刺这“人”吃“人”的社会?或许是童年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体验到了百草园的乐趣无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文字,就让我身临其境。走进百草园,一棵高大的皂荚树整日陪伴着你。心情烦闷时,看看那碧绿的菜畦便觉得好多了。数不胜数的动物在园子里陪你玩耍,日日无忧无虑,不必去理会外界的嘈杂。这般日子,现在又有几时?而踏入三味书屋,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面对一名方正,博学的先生。虽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不比百草园,但徜徉在知识海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有人说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鲁迅先生做到了,他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唤起了多少人的思考,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鲁迅在书中写到:“小时候,我喜欢坐在田梗上望着一片金黄的水稻,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背影,心中绽放着一丝丝的甜蜜。那是收获的甜蜜。”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感受到的。
上一篇: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850字
下一篇:童年读后感10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