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李
老师一起去看了《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看完后内心沉重,感触颇深。
影片讲的是在一所高中高三班级里所发生的
校园欺凌
事件。胡晓蝶因不堪校园欺凌而跳自杀。她的好友陈念在他跳楼后给她盖上了一件上衣,还和警察报告了真相,于是陈念成为了下一个欺凌的对象。胡小蝶死后。以魏莱为首的欺凌者并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当警察讯问时,魏来还叫嚣道:“胡小蝶死了不好吗?她的
家人说不定可以赖
学校一大笔钱呢”。这些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扭曲的灵魂,是什么让一个女孩没有了人性?是什么让她如此的残忍?影片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只知道她是个复读生,因为复读,她
爸爸一年不和她说话了。
陈念本是一
个性格内向的优秀学生,学习认真,成绩好,一直想考入
北京的大学,离开这个小镇,因胡小蝶一事惹怒了魏莱,所以受到了各种各样的
报复性欺凌,陈念不得已去请求小北保护自己,小北是个未成年人,一个被
父母抛弃的社会小混混,他多次卷入暴力事件,不是被打就是打人。因一次路上被打遇到陈念,陈念为他报了警,小北答应保护陈念。眼看临近
考试了,观众们都期待着高考快点到来,好让陈念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小北不在的情况下,魏莱和她的帮凶抓到了陈念,对她残酷地施暴,直到楼上邻居威胁要报警才肯离去,陈念被打,被剪了头发,被拍了裸照。本来以为陈念会报警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一心想上大学的陈念忍气吞生,她要准备高考,她没有
选择报警反抗,而是选择了沉默,这个错误的选择为自己带来了后患。魏来担心陈念报警影响自己参加高考,来向陈念求情,请求她不要报警,无法控制愤怒的陈念失手将魏莱推了下阶梯,导致魏莱死亡。小北为了替陈念顶罪,制造他是杀人凶手的假象。警方不懈
努力,查明真相,陈念被叛四年有期徒刑。后来陈念当了一名英语老师,在教课时讲到过去时态的was与 used to的区别时说:“ used to有对失去乐园的感叹。”她的表情和言语反映出过去的校园欺凌对她的影响并没有消除。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校园欺凌的各种形式,有
身体欺凌,如拳打脚踢、剪头发,撕衣服;上体育课时有人抛球攻击她;下楼梯时有人使拌子将她拌倒,致使她腿部受伤者;上课时发现自己的凳子上全是污水;也有关系欺凌,如他们合伙孤立陈念,在班级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算话;上体育课玩排球时不发给陈念球,陈念发出的球没有人接;还有网络欺凌,如在网上传播陈念的
妈妈做违法生意,欠钱被人追债权让陈念的自尊受到伤害;拍裸照发到网络上等。
电影中另人费解的一个点是即便事实清楚地表明是魏来等人逼死了胡小蝶,影片中的欺凌者只是被要求离开学校,回家
等待高考。而在现实中,魏莱他们可能没有这么好运,毕竟人命关天。
电影中另外一个让人质疑的是陈念选择小北做保护者,的确,每一位受欺凌的
少女,都期盼能够遇到一位大
英雄,永远站在身后保护着自己。
但无疑,小北这样的“大英雄”是危险的,当然,这个“大英雄”必须是带引号的。一个以打架斗殴混社会为生的小混混和英雄从来不沾边,他们往往是违法犯罪的代名词,正如小北自己所说的:他们什么也没有,没有文化,没有
未来。他们更缺乏教养、缺少关爱,缺少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说未来是渺茫的。出于复杂的少年男女间的
情感而实施的“保护”,很可能会成为悲剧,给少女带来的伤害,也可能不下于校园欺凌。这一点,是不值得效仿的,
希望不要给青少年观众造成误解。
在遭遇
同学欺凌的时候,还是应该告诉家长、老师或报警,毕竟他们的办法更多,更能提供有效的保护。
同时,对于已经过去的欺凌,让自己强大才是对欺凌者最好的报复,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释放恐惧与压力,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而不去纠结他什么时候还我一个道歉。
最不可取的,是
放弃生命。我们在电影中也已经看到,胡小蝶一跳了之,除了成为别人的谈资,什么也得不到。
影片也告诉我们不要以为欺凌别人就是占了便宜,你欺凌了别人,同时也是在给自己设了陷阱,会让自己置于危险当中,影片中的欺凌者魏莱再也没有了“未来”。世界著名学者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有欺凌行为学生在成年后犯罪率很高,有60%以上的人会在24岁前犯罪。所以欺凌者没有未来。
对于影片中魏莱的死,我们深表同情,一个花季的少女因欺凌他人而凋零了,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要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反思,是什么造就了害人又害己的欺凌者?
所以,同学们,我们必须坚决拒绝校园暴力,对校园欺凌说不!当有欺凌事件发生时,不做冷漠的看客,该出手时就出手,成为一个勇于负责的人,一个敢于向不良行为说不的人,一个富有人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