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父母不让我看电视,因此我小时候偷看的电视都没看全,现在想全看却也没
时间,所以只看了少年包青天第一部的第一单元《名扬天下》,由于
感悟很深,因此也就没往下看了。
“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不是年少无知,只是不惧挑战。凡事求个明白,算是本性难改……”这首歌很让我怀旧,因为这首歌是初中时我们的寝室室歌,过去
经历的事情无论是
开心的还是悲伤的,是明智的还是犯傻的,总能让我无比怀念。
包拯、楚楚、展昭、公孙策、庞飞燕,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是那样的有血有肉。
个性,让他们始终迷人;青春,让他们无所顾忌。世间,因为有爱才
美丽,又因为有贪欲、野心、斗争而变得复杂,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张扬与中庸,往往交织在一起。私心,人皆有之;贪念,与生倶来;野心与欲望旋止又起、生生不息。于是乎八贤王会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你不想争,可别人还是会与你争。正如陶渊明说的,要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只有让你的心足够的远、足够的淡定……
一个人,永远都是复杂的,没有什么人能被一句话概括,也没什么人能单纯地用好人与坏人来总结,知道的越多就会越觉得复杂。
历史不是儿戏,事事都不像小孩想的那样
简单,必须联系当时的情境去分析,因为历史不是墨水写的,而是铁血打造的。正如袁绍势众却败于
曹操,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仅仅是因为袁绍无能,想想自己如果身处其地,自己能做的比袁绍好吗?面对一代奸雄与左右不同的指点,再想想自己决策失败的后果,你能静下心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吗?
看历史需要三思方有得哪!
八贤王说的好,执法,公正即可;而执政,却需要权衡利害轻重,有时不得为了顾大局而有失公正,身在其位,不得不为。这就说明,历史从来不怕牺牲个人,在人民觉悟无法达到大道的境界之时,有政治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冤屈,就一定存在少数人欺压多数人(
古代的封建)和多数人欺压少数人(现代的假民主)的情况。天道是无常,但公道自在人心,只有当现代臣民都变成了现代公民,当国
家这个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管理职能的工具消亡后,世界才是彻底属于世界人民的,到那时,也就不会有民主、共和与宪政之分了。
楚楚说过,“我没有装鬼呀,是别人心中有鬼吧!”这句话对比性很强,我与别人,往往说话的出发点不一样,找问题原因的时候总是先找别人的,而忘记自省,这就正如当今世上美容的多只管外表而不注重内理的调节一样,这从根本上说就是错的。连自己的观点都没有整对,又如何评判别人的呢?连内理都没调节好,又怎能有好皮肤呢?内外往往需要兼修才能互益,正如练气功的同时最好也练瑜伽,这样就可以达到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的双重感应了。
包拯说过,“也许真相不美,但却是唯一的,却是真实的,如果由此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那也没办法,就让我
勇敢地承担吧”。这句话我不是很认同,既然知道真相不美,又何必要弄那么清楚呢?真与美有时确实是冲突的,这时我们应该兼顾,而不是一味的求真或一味的求美,因为善意的谎言与缺憾的美并非不真与不美。当然,导演安排包拯说这句是为了突出包拯的公正无私。
说到这第一单元的剧情,我觉得主要涉及了两大冲突。
原来已与崔尚书永结同心的高丽郡主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违心嫁给了大宋
皇帝,而辽国间谍沈良为了辽国利益,也含泪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小艾,最让人
心痛的是小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爱的人勒死自己却至死都没有挣扎。为了国家而牺牲爱情、甚至犯罪,真的是对的吗?
第二大冲突是发生在爱民与爱国之间。
沈良作为辽国间谍,已经潜伏在大宋十多年了,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肯定会有感情的。他甚至爱上了大宋、
喜欢上了包拯等大宋子民,但却因为自己身上流着大辽的血,因为自己最原始的不容
选择的任务,他不得不
放弃自己的爱情、
友情乃至于良心。
沈良内心是最矛盾的,不过也是最清醒的,他知道他在做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一个人的世界观与
人生观不对的话,那他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悲剧。
如果我是包拯,我会对沈良说如下的话:
第一,爱国永远不如爱世界博大,你爱辽国的百姓,为何不能也爱大宋的百姓,天下的百姓不都是人吗?既然你不喜欢战争,又为何还要执行自己的任务呢?你难道不认为你的任务是错的吗?
第二,爱情确实没有爱国崇高,但爱情与爱国之间不应该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冲突,那只能说明这两者之间至少有一个是假的。你是间谍,但间谍并非为了引起战争、消灭敌国而存在,一个有人性的间谍应该以窃听他国信息以供己国防御为任,正如士兵应该以保家卫国而不是侵略他国为任一样。而沈良你至始至终认定的爱国都是假的,你爱的不是国,而是好战的当权者,政府并不总能代表国家,更不总能代表人民。如果政府是错的,我们就应该改正它,如果国家是错的,那我们就应该改革它!
世界历史上不乏因为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够开阔而造就悲剧的事例。二战中德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为了兴盛自己小小的祖国,举国皆兵,英勇作战,但最终却成为了世界的罪人,这难道不能说明爱国的局限性吗?
岳飞爱国抗金却为政府血腥镇压农民起义、愚忠昏主而功败垂成、使大宋百姓遭人屠戮,这难道不能说明爱国与爱民孰重孰轻吗?
总结来说,爱国不如爱民,爱祖国民不如爱天下民。这主要反映了国家的局限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的界限早晚会荡然无存,所有国家的共产会合并成为世界统一的共产的原因。
眼界的开拓,是需要经过很多感悟的,而哲学正是在帮助人们开拓眼界,思考人的根本性问题,动摇人很多根本性观点。比如人为什么
活着?人为什么要行善积德?人为什么要爱国?这些根本性观点都是我们小时候学习时被别人灌输的,但却从未被我们真正消化过。只有当思考到足够深时,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空虚,只有再继续深思下去,才能由虚入实,由无生有,最终确立更加坚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