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电影,我一开始为
作业“所迫”,一度与
同学立下“
朋友一生一起走,谁看电影谁是
狗”的flag①,而后毅然决然地变狗了,是以起初对其很是不满。当然,看完影片后还是要称赞一声“不错”的。大概是我太
善良,觉得每部电影都有可取的地方,没有必要骂得狗血淋头、一无是处罢了。
先说情节——整体风格偏阴郁灰暗,毕竟讲的就是个阴暗的话题。中间部分的叙事节奏安排得张弛有度,每当我觉得如果片中的
日子就那么持续下去,也不失为一种平静甚至是
美好时,幺蛾子就又会出现。大概生活总是
喜欢逗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
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再说
人物——我想讲的有以下几个:陈念,刘北山,魏莱,以郑警官为代表的公安势力,除魏莱以外的
校园欺凌的施暴者,
老师及
学校等教育部门,还有以魏莱
父母为代表的
家长势力。
陈念——电影女主角。第一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自然是她的学霸身份。这儿我不禁想猜测一下,如果她成绩不好,像《
银河补习班》里一开始的马飞②那样,那结果又会是如何呢?会不会是另一个胡小蝶?不是暗骂学校或者老师偏爱好学生,但爱恨皆有因果,确属客观事实。
电影以胡小蝶的死为开头,但拍得隐晦,弄得我懵逼了许久。但当看到那一滩血似的红墨水在陈念的位子上出现时,我就心生不妙。果不其然,后面出现了类似的情节——其实什么东西都是有规律、有过程、有步骤的,包括校园欺凌——你会一步步陷入欺凌者的魔掌玩弄中,然后仿佛掉进深潭,直到窒息,再也无法爬出。聪明如陈念,她其实感知到了这些征兆,她
努力想避开它,可是没有用。如果说学校的管控能暂时维持象牙塔内的宁静,那么放学后的校外呢?更何况在象牙塔内都已经鲜血斑斑。
机缘巧合,女主角遇到了男主角刘北山——一个小混混,还跟他有了交集。由于受到欺凌,这交集越来越深。其间的
爱情萌发我觉得没啥可谈的,两个人会互相产生好感实属正常,因为他俩都是彼此世界里很鲜亮的那个不同,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擦出火花?
陈念的头脑里满是受欺者的普遍想法——忍,忍过高中,忍过高考,总之忍过去就好。学生不说,老师便难以发现。而刘北山的想法其实同样普遍——绝对的反抗,你打我一拳,我不说回敬你十拳,但你的那一拳是必定要打回去的。但这种以恶制恶,倘若面对的是魏莱那种伪装的柔弱,上升至明面,便
尴尬不已,除非你杀死对方,但那时你也罪无可逃。
那我们能怎么办呢?那位女警察总是说陈念不相信社会、不相信警察。其实别说陈念,我也不信。相信警察——陈念在被欺凌时他们在哪?胡小蝶跳楼时他们在哪?没错,少年的反抗在大人眼中也许是可笑而幼稚的,可那是我们唯一知道的方法,悲壮得义无反顾。
说到魏莱,其实我感想最多。价值观扭曲,伪善的柔弱。她对你高高在上的欺凌是真的不屑,她对你低三下四的求饶也是真的惶恐。我注意到她一点——她总爱提钱,好像这个世界除了钱没有第二种衡量成败的方式。“胡小蝶死了不好吗?她妈要是闹一闹学校说不定能给几十万呢!以她的成绩上个三本,不知道要上几辈子班才能孝敬她妈那么多钱。”“陈念,你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你。……你真的不拿钱吗?你拿钱还可以帮你妈把债还了,我心里也安心点。”我想到她在审讯的光下的坦荡,漂亮的脸始终挂着浅浅的
微笑,无论是打扮起来还是穿着校服都很好看,在面对家长和警官时温顺得像头小鹿,只是那种无由来的矜骄与戏谑总是让人在被她注视时感到头皮发麻、莫名恐惧。
她是真觉得自己没错。她在自己的道德体系中找到了一个与法规约束达到诡异平衡的制高点,然后通过这个点肆意地
游戏人世间。她好像只在面对父母时害怕,警官找她时,她仍然极端
自信,但她父母一个电话打过来,她的情绪立马就沸腾了。在家里也是,父母批评时,她真的是惶恐万分——
身体微颤,瞳孔放大,眼睫低垂,不敢正视。
我以为这会是个绝佳
机会来好好教训她的,没想到她父母话锋一转,赫然开始了护犊——“你们又没有证据,魏莱才多大?她还是个
孩子?你们怎么不说那位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太差了呢?……”话音未落,魏莱的
眼睛便迅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她又端坐在那儿,挑衅式地、镇定自若地微笑起来。她无声的微笑,对警官来说,已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我不知道魏莱的
家庭教育出了什么差错,她在此之后不仅没有反省,反而因此更加忌恨陈念,因而进行了骇人的
报复——而所做的一切,到她口中竟轻描淡写变成了——“那天我们都玩过火了……”
人的本性中隐含兽性,少年的世界其实充满残忍。
真的很心疼那个无助的陈念——又想到她写在书上的那句话——“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③
我希望他们能走出去,至少她能走出去。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好的,两个人一前一后的画面透着暖暖的暧昧。但其实结尾很假,各位可别天真地以为留有案底还能有个体面的工作,普通人的一辈子会完全毁在一个也许很小的污点上。
电影中值得一谈的点还有很多——比如在陈念报警称自己被欺凌后,她的班主任不久便调走了。这让我觉得颇为讽刺现实,也确实很
无奈。上级管理者向下级管理者讨
责任,于是“踢
猫效应”层层传递,受苦的必定是基层执行者。然而这位老班他又做错了什么呢?是魏莱掩饰得太好,已经暗潮涌动了,可就因为班主任不是你父母,如果你不说,老师还真的未必能及时察觉。
然而,说了又如何?说了只会招致更可怕的报复。大人的关怀不可能做到像黑暗那样无孔不入,这也是被欺凌者大部分不敢申诉的原因。
还有关于
成长的永恒话题——人
长大了后,那些创伤体验就会忘了吗?不会的。人们总以为少年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等他们长大后自会懂,就会一笑了之,或者逐渐淡忘。实际上,未成年的心很敏感,受过的伤、流过的泪,最终都会融入到我们的性格中去,潜移默化地
陪伴我们一生。
伤口也许不再痛了,但疤痕是永恒的。
陈念还是很
坚强的,她肩负着自己的信念与良心,还有对
母亲的感激,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扛起黑暗无边的
未来,坚定地向着光明迈去。我自问我是做不到的,观影时我就想,如果是我,大概会是胡小蝶第二,要么就是刘北山——我会直接去弄死她。
但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拥有她那样的勇气,与执着,哪怕伤痕满身,也依然不停地,向前走。
注:
①flag本意是“旗帜”,“立flag”常用来指立下诺言但常常与最终结局不符的情形。
②马飞为电影《银河补习班》里的角色,原先成绩糟糕,在
父亲教育下最终成为宇航员。
③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
名言,意为“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