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日志
当前位置:主页 > 情感日志 > > 正文

聆听母亲

2017-08-08 14:37:52   作者:石小云

  点夹带珠轻轻敲击在塑钢窗棚上,风吹过,空气中卷起冰冷的漩涡。
 
  半夜里突然咳醒,前几天去外校听课,突然降温,淋了点雨,shenti本来孱弱的我抵不住,心里有莫名的委屈。静静的夜里,辗转难眠,闭上眼,脑海里又见到昔日的老屋,屋前整齐的泡桐,清汪汪的水井,忙碌的母亲……突然很强烈的想,想母亲,想听母亲的唠叨
 
  今晨,刚下早读,手机响了,母亲在那边大声说:“伢,天气冷了,你们要多穿衣服,家里都好,不用挂念,有时间多看看书,教好书是你的本分……”我静静的听着,我的回答母亲听不清,近年来母亲shenti渐弱,视力听力大不如前。电话挂了,母亲的话语仍在耳边。
 
  参加经典诵读活动的那几天,听大师们讲经论道,心中一次次触动和震撼的同时,耳畔总会响起母亲的叮咛,“伢,‘勤有功戏无益’哟,‘做一行为一行。守夜鸡叫鸣,你念书我做勤’,都是本分哪。”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些,年近不惑的我最近才懂得,母亲其实就是一部经典。
 
  三十年前,故乡的煤油灯下,我们看书写字,母亲在我们身边的光晕里纺线,嘤嘤声一直响到半夜。母亲叫我念课文,还说不念就不叫念书。我刚学《为人民服务》,母亲竟然能流利的背诵,还能背多首毛主席诗词。原来,七几年劳动竞赛时,母亲还被生产队选去和兵团家属进行过背书比赛呢!母亲还连连惋惜说书背的少了。灯下,母亲给我们讲了五子登科、卧冰求鲤、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逆子求佛成道的故事。圣人指点逆子说:“哪天你遇到一个反穿衣服的赤脚大仙就是你真正的佛祖。”逆子跋山涉水两手空空回到家中,才发现真正的佛祖却原来是自己的母亲。这次,同样的故事却出自国学大师的口中,我深感自己的虚荣无知,其实故事里的逆子就是我啊。年轻的时候,总嫌母亲说话唠叨,不管什么场合都不含蓄,不避讳,好在我的老师们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我母亲的不耐烦或轻视,我曾浅薄的认为是我为母亲争了脸。然而今天遇到哪些年事已高的老师们,他们在几句话后都不忘问一下:“你母亲shenti好吧,老人家不简单哪。”
 
聆听母亲
 
  记忆里,母亲规矩很多。在新疆时,我们兄弟姐妹都在上学(弟弟还小),过年了,母亲让我们穿的干干净净,拎上挤下的鲜牛奶一起去兵团大院给老师们拜年。从年长的良老师家开始,良老师他们回赠给我们铅笔和本子,还写了鼓励的话,母亲把这当做一年的大事。她说:“尊其师信其道。天地君亲师。爹娘没文化,老师恩情大。”我中学毕业,母亲极力要我报考师范,还一直引以为傲。
 
  读书学习上,母亲叫我们要诚实,说:“晓得晓得,不晓不得。”还说:“土地最诚实,就像我们做庄稼,花了功夫下了肥料,土地给你的回报就不会掺假。”还要求我们多观察细思考,说“紧开口慢眨眼,三思而行。”生活上,要我们自立自强,不要依赖别人,“求人不如求自己,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多样本领多条路.”十几岁的我,假期里在乡里乡亲大娘大姐那里学会了挑花织布,腌菜酿酱,虽然后来并没以此为业,但每每生活中派上用场时也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方便。
 
  与人相处,母亲总是尽心尽力,还说:“‘己有能,莫自私’,‘勤有功,戏无益’,‘力是浮财,去掉又来’”。“对人要好,不要计较别人怎么回报。” 贫苦的70年代,母亲年关时收留了避难的甘肃孕妇。母亲的热忱换来了各个民族好朋友的真心相待。还记得蒙古包前维吾尔族大娘见到母亲欣喜的拥抱,妈妈和她们用维语亲切交谈后,她们真诚的挽留和倾囊相赠。倘若有人误解,母亲会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母亲年事渐高,心气仍足。看不惯的事就要说,别人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母亲说:“大路不平旁人铲。”
 
  我跟母亲说工作的困惑,我说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太淘气。母亲却说:“‘小时不淘,不是好苗;小来不贱,大来有限。’老师就是教书引路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和老师都要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看你们又不经常学习,自己没有几碗水,哪有得‘浇’把伢几个。”回想母亲的这些话,又何尝不是至情至理。母亲说不要看人家挣钱多少,天高不为高。(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教孩子们会念书,会劳动就是最大的功劳。
 
  当年,由于父亲病重,家境困难,哥哥弟弟很小被迫同时辍学务工,妈妈深感遗憾。后来他们外出打工,几个孙儿由母亲一手带着读小学。聪儿每天穿着白衬衫系着红领巾出门,见人甜甜的喊一声,老师们赞赏不已;两三岁的恒儿在睡梦中都会给咳嗽不止的奶奶拍背。这些小小的礼仪细节,关爱体贴都源于的母亲言传身教。
 
  母亲做过几年童养媳,没进过一天学堂,母亲说自己没读万卷书,但行了万里路,总是时常叮嘱我们要记得读书。岁月流逝之后,我才渐渐发现母亲唠叨中的智慧。母亲的这些话是从先辈口中流传下来的,也有她自己的感悟,这其中又多多少少受大师经典的润饰,或许母亲也并不清楚它们的来由,但母亲反复的絮说,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如今,年轻的母亲们没有了这样的体验,也没有了耐心反复将种子播撒,这将是我们孩子的损失。
 
  假期里,我要回家在母亲耳边大声讲一讲我们诵读经典的事,再次倾耳聆听母亲将她经典的哲理传授,我会接过接力棒,继续传承……
上一篇:第一次进城
下一篇:又到石榴花开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