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日的
早晨,应亲戚之邀,我们驱车带
孩子们到黄河古道边上一个名叫小孤岛的村庄做客。
摇下车窗,和熙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和脸颊,清新的空气中庄稼和泥土的芬芳萦绕在我们的身旁,惬意至极。
“布谷,布谷”,不远处传来布谷鸟的歌声,是那么熟悉,那么遥远,把我的思绪牵引到陕北高原的群山之中,那段与布谷鸟朝夕相处的
日子,瞬间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那是一个叫马头山的
风景区,位于陕北甘泉县与志丹县交界处,跟随采油队,我们驻扎在那片大山中。在山坡上一小块临时平整的土地上,大约四百平米的样子,我们搭起彩钢房,安营扎寨。
几排彩钢房在巍峨群山的背景下,显得那么渺小,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增添了几多生机与活力。晚风习习,颇有几分春寒料峭的
滋味,不远处的
森林中不时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让我和工友们品味到大山的生机和灵动。
后来的日子里,布谷鸟成了我们在大山里的邻居和伴侣。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布谷鸟就在我们房前的
树枝上,“布谷,布谷”叫个不停,唤醒我们快快起床。我们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到井台上巡查的时候,布谷鸟为我们一路伴行,在我们的前方飞飞停停。
调皮的电工小李,不时地学着布谷鸟布谷几声,布谷鸟马上就知应起来,一唱一和,煞是
有趣。我们在院子里用餐的时候,“布谷,布谷”,布谷鸟就在房前的大树上为我们唱歌。
布谷鸟非常机灵,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故意撒一些米饭和食物,引布谷鸟来吃,可它从不落到地上来,我们也无缘近距离观察它的容颜。伙房董师傅说,大
家吃饭离去之后,喜鹊和麻雀等一些鸟类下来抢食,布谷鸟从来没到地上来过。
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当我们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枕听林海松涛和布谷鸟的叫声,享受着世外桃源和谐滋味,那种适得返自然的感觉,至今在我的心底挥之不去。在城市的喧嚣中,再也寻不到那方原生态、纯自然、充满野味的净土,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仙境,成为
今天我们的追忆。
朝夕相处的布谷鸟,引起了我走近布谷鸟的浓厚兴趣。夜深人静时,我在脑海里搜索着关于布谷鸟的传说。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题为《布谷鸟的叫声》。文章虽然不长,却把平原上麦收季节,人们繁忙的景象与丰收的喜悦描绘得淋漓尽致。上网搜一下关于布谷鸟的介绍,了解到了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和
故事,古人描述布谷鸟的诗句映入眼帘。
布谷鸟是杜鹃的一种,又叫大杜鹃,爱吃毛毛虫,是一种益鸟。王维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李白的“蜀国曾闻子规鸟,空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辛弃疾的“细听春山杜鹃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和诗赞都是
美好的。不管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怎么去诠释,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都是一致的。
最令人
难忘的是布谷鸟在大雾天为我们引路的往事。一天,我们开着越野车去县城购买生活用品,返回途中,当我们的车开到半山腰的时候,一阵惊雷过后,下起了瓢泼大
雨。
上山的路是用推土机沿山坡开出来的,陕北的山大多为土山,大雨一冲沟壑纵横,车辆进退不能。我们只好把车开到路边一块小小的平地上,坐在车里
等待大雨停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下来,可蒙蒙细雨又接着下,漫山遍野充满了雾霾,上山的大路小路都看不清了。
大家合计一下,
决定把车放下,徒步返回住处。我们把车上的东西分别背在背上,在细雨和雾霾中,沿着盘山小路艰难地摸索着前行,估摸着住处的方向,凭着感觉走。
“布谷,布谷”,远处隐约传来布谷鸟的叫声,那
声音真的很熟悉,是我们住处的布谷鸟,大家欢呼起来。
循着布谷鸟的叫声,我们绕过一座小山,依稀看到了我们院子里那座高高的灯塔。到家了,真的是到家了。电工小李学着布谷鸟的叫声,想引来布谷鸟当面说声谢谢!布谷鸟没有回应。我想,可能是它看到我们安全回来,放心地回巢去了。我想,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中,总能留下一些
情感的交流,尽管不能用语言沟通,冥冥中,形影相吊的真情,总能彰显,尤其是在我们的困境中,愈加弥足珍贵。
感恩大自然,我们不能一味索取,终了,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共生,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啊!
当我们完成了合作项目,离开陕北的群山时,我们总
喜欢找寻那些布谷鸟,多想再听一下它们婉转和谐的旋律,挥手告别朝夕相处的布谷鸟。
“
爷爷快走啊,车开得太慢了,你在想什么呢”,小孙子的叫喊声,把我的思绪牵回
乡村的林荫大路上,心中依旧惦记千里之外的布谷鸟,你在他乡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