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黑龙江的一个山村小镇的西边,因那里曾经是培育苗木的基地,又因为小镇的南面也有一个这样的基地称之为南苗圃,所以人们
习惯就将这里称之为西苗圃。
西苗圃不大,不过百十户人家。老屋就在西苗圃西边一栋房子的最西头。小屋不大,三四十平方的面积,被间隔成三间屋子,一间作为灶间,其余两间都有土炕,当年我们一家六口就住在这里。后来二弟
结婚,
爸爸就把西山墙打开接出来一间,变成现在的样子。
老屋,的确老了,它历经了几乎半个世纪。灰突突的瓦楞,只有在土墙、蓝天的衬托下,才能辩出当年它是红色的。斑驳的墙皮有的都已经脱落,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
岁月的煎熬中,日渐衰微。
这次回到老屋,看着每一个熟悉的角角落落,都是那般亲切。那熟悉的土墙土炕、屋前的小菜园、院子里的砖头小径,依然如故。然而,老屋的欢乐却随着
母亲的故去,已经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记得那年落实政策,
父亲带着全家从农村回来,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八年。这里盛载了一家人所有的欢乐,
幸福。记录了我们姐弟四人的
童年和
成长。这三十八年,是我们一家人最
快乐的
时光。
我和三个
弟弟在这里相继
长大,走出校门,参加工作。我从这里出阁,有了自己的小家。后来,三个弟弟也相继娶妻生子,都先后离开了老屋。从此,老屋一下子寂静下来。
再也没有了往日的
热闹和欢笑。从此,出出进进只剩下孤单单的父亲、母亲。老屋响起的不再是欢声笑语,而是母亲劳累的咳嗽声和父亲拖地的脚步声。只有逢年过节,
孩子们都回来,那种久违的快乐才又重新回到老屋。
父亲、母亲老了。在老屋,他们逝去了最
美好的年华,度过了最艰辛的岁月,把四个儿女拉扯
成人。他们坚守着老屋不肯离去,夏
雨冬
雪,年复一年,他们守着那份
记忆,守着那份期盼。在母亲七十四岁那年,终因积劳成疾,丢下了她的儿女。老屋从此便了无声息。
如今,驻足小院,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最后一次回到老屋的情景也扑面而来。
那年,老父亲八十大寿,我和爱人从山东回到老屋。堂兄夫妇、堂弟也从祖籍河北赶来祝寿,兄弟姐妹一家团聚,老屋充满了幸福,充满了欢乐。母亲花白的头发,瘦弱矮小的身材,忙碌的身影,恍如昨日,是那样清晰。记得那次只在家住了五天,母亲难舍难离,一直
希望我们再多住上几天。她从早到晚,忙前忙后,一直照顾一家老小吃喝起居。那年母亲也已经是古稀之年。想不到那时母亲就已经染病,可她为了家人能生活得舒心惬意,一直自己坚挺着。
要走的时刻终于到了,
家乡有“上车
饺子下车面”的说法,母亲特意做了我爱吃的芹菜馅饺子,因为要赶到县城乘中午的火车,母亲起了个大早,等我起床时,母亲自己已包好了饺子,我埋怨母亲不叫我起来和她一起包,母亲看着我“要走远路,多睡会儿吧”,眼神是那么慈爱,是那么不舍。
想起这些一股自咎袭上心头,平日里对母亲关心的太少了,从没有想到为母亲做点什么,以至于有病在身,做女儿的竟一无察觉。
母亲为了这个家、为了她的儿女,直至耗尽了她所有的心血、气力。想不到那一次,竟成了我回到老屋的最后一次记忆。更想不到那是和母亲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
物是人非,如今砖头小径由于久不人居,周边已长出青苔、青草,窗前的小玫瑰花园也馨香不再,小院里的李子
树也已不见了踪影,流连在老屋的里里外外,一种悲凉压抑得我喘不过气,在老屋我站立了很久很久。
老屋如磁石般,把我们的心凝聚在这里。它承载了三代人的记忆。这里是我心中最
温暖的地方,是我永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