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当前位置: > 诗词 > > 正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赏析

2019-11-27 11:35:26   作者:网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注释:
 
  1、八月湖水平:在今湖南北部,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月江汛,长江水涨,洞庭湖水满溢,一望弥漫,与岸齐平。
 
  2、涵虚混太清:形容湖水漫无边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3、云梦泽:古代“云梦”本是二泽,在今湖北省大江南北一带地方。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来大部分淤成陆地,便称云梦泽。
 
  4、岳阳: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5、端居:犹言闲居、隐居。
 
  6、圣明:颂扬皇帝之辞。
 
  7、徒有羡鱼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谚。徒:只。
 
  翻译:
 
  八月的湖水与岸齐平,水天相连晴空倒映。
 
  雾气弥漫着云梦泽,湖波摇撼着岳阳城。
 
  想渡过湖水却苦无船只,隐居村野有愧于时代圣明。
 
  坐在岸边看到别人垂钓,我只有空怀羡慕之情。
 
  作者: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jū)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雅致,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
 
  背景: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愿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壮年曾漫游吴越,后又进长安谋求官职,没有达到目的,只好回到故园。这首诗作者通过对洞庭湖的雄壮景象描绘,抒发自己经世致用的积极抱负和渴望出仕的心情。当时,玄宗朝贤相之一的张九龄,与作者为忘年之交。此诗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举荐。
 
  鉴赏:
 
  这首诗托兴观湖,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是孟浩然诗中意境较为开阔的一首。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引荐。
 
  本诗前半部分是泛写洞庭湖景色的辽阔。开篇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极宽广极浑涵,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后半部分是即景生情。所谓“欲济无舟楫”,是用来比喻希望得到友人张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样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织网”的古语,亦实亦虚,深寓新意,不露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左右效力的愿望。本诗既表达了希望出仕的心情,又写得不卑不亢,是一首不落俗套的干谒诗。
 
  总之,这首诗妙用比喻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举荐的目的。
上一篇:浣溪沙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