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白起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秦武公死后,公子白未能继立,武公的同母弟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是为秦德公。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歧山、噤县一带),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白起的
父亲希望白起
长大以后能够像吴起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就给他的儿子起名为起。
白起少年时就沉默寡言,阴忍果断。他常常在岐山附近观察地形,模拟排兵布阵,对兵书战策十分痴迷。乡人都认为白起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
白起十五岁从军,因作战
勇敢屡立战功,渐渐地引起了秦国的权臣穰侯魏冉的注意。在与白起的几次交谈后,魏冉发现白起很有指挥才能,便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对他着意培养。白起十分感激魏冉的知遇之恩。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
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
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军事才能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
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历史地位
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上元元年,唐肃宗将白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乐毅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
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白起亦位列其中。
历史评价
蔡泽:“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
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於杜邮。”
苏代:“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苏厉:“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寒泉子:“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白起雕像,等等。
后世纪念
白起死于非罪,秦国百姓出于同情立庙祭祀他。今眉县常兴镇白
家村有白姓之人和白起墓。2011年11月1日是秦将白起逝世2268周年纪念日,白起后人白剑先生对白起墓进行了修整,在白起墓前
树立墓碑、懿行碑各一座,并制作了青石香炉、供桌等配套设施。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白起祠内的白起画像,系文革后白家老人
回忆所绘。
台湾嘉义东石先天宫奉白起为白府千岁,颇享香火。
武安市东山文化博艺园中有与白起相关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