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终于有爱作为报偿
2019-08-17 01:29:22 作者:雲雀小明
也是忙碌劳累的。
于幽夜中读几本自己喜爱的书,实在是一种很醉人的
幸福。
在柔和的灯光里,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唏嘘,一个人感叹,一个人听时钟的秒针在耳边滴滴答答从耳边走过……而最好的我,也就在这样的幽夜里行走。只要那盏灯亮着,我就能感觉到有人与我同行。
霍金的《
时间简史》,断断续续地恰读到了第五章《时间之矢》。
阅读的当下,亦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真如离弦的箭一样,一去不复返。
你可以重新回到相同的
空间,却挽回不了一秒刚刚逝去的时间。
在物理学领域,时间这种由过去朝
未来前进、绝不逆行的特性被称之为时间的单一方向性。
倒转的情形只可能在倒带的时候看到,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然而,时间却不是由过去流向未来的。
因为,时间是不会流动的,也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区别。
——这个许多实验证明的物理法则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在这个幽静的
夜晚读到时,还是有点瞠目。
没有时间的流逝,那人类的衰老就与时间无关,只是一种意识和感觉?这是人类意识中的时间之矢?比如,愉悦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忧伤的时光,感觉要漫长得多。
读着,想着,写着。
仿佛又听到涨潮在《幽梦影》中如是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这些文字好伟大,道尽读书的境界。
再读《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这书名也有时间之矢?
尤其是读到狄金森的这首诗:
如果爱,恰巧在那以后——
等待一万年,不长——
如果,终于有爱作为报偿
这般的爱之宣言,没有人比她写得更好。
永无报偿,我知道。
总以为爱、受苦、悲悯是伟大作品表达的共同核心。
伟大作
家们正是围绕这三个核心展开对复杂人性的摹写,在对一个个
故事或瞬间殚心竭虑的表现中融入对人性、
人生透彻入微的观察和探究,从而使其作品映照出人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图景。
为此,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观点:“我们对人类生活、对人的
个性的认识,可能更多地是来自于小说,而不是科学的心理学。”
我深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