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童年是在天门
老家度过的。70年代,家乡人都
喜欢在
春节期间办喜事,往往要请戏班子唱几天戏。因而,那时候我可以经常看到家乡的皮影戏。
天门素有“皮影之乡”之美誉。天门皮影戏融传统绘画、雕刻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是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皮影戏中的各种
人物、动物和道具等都采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料,经过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制作而成。艺人们往往走到哪就在哪搭一处舞台,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家乡流行的渔鼓腔演唱,同时配以弦乐和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表演。表演的同时通过灯光照射,将投影显示在银幕上给观众欣赏。家乡的皮影戏
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几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
时光。
家乡皮影戏内容丰富,有《三国》《水浒》《西游》《楚汉相争》等300多个剧目。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
故事自由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是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也是家乡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过去电影、电视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我的
父母都是戏迷。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随父母四处观看皮影戏。只要听说哪个村有皮影戏看,我们一家老小就会
高兴地做好看戏前的准备。
父亲往往要提前从地窖里挖出许多甘蔗,把它们清洗、整理干净,然后cha在卖甘蔗的担子里。甘蔗担子中间是扁担,两边分别有一个用木条做成的长方体容器。下端是实底,免得甘蔗掉下去。高高的上端没有封口,是专门留着放甘蔗和取甘蔗的。一副担子可以装上近百根甘蔗,父亲可以边看皮影边卖甘蔗,一举两得。
母亲则要带一条长长的条凳,免得看戏时人多挡住了视线,还可以站在凳子上看。等到快天黑时,母亲做好饭,便号召一家人迅速吃完并锁上大门。然后,父亲挑起甘蔗担子,母亲抱起一张条凳,牵上我的小手出发了。
那时候的
冬天,我似乎从未感觉寒冷。等我们走到演皮影戏的村庄,全身都热气腾腾的了。此时,戏台早已支起,观众已是人山人海,一片喜庆气氛。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较松散的地方,父亲放下担子,母亲放下条凳,一把将我抱到凳子上站着,等着演出开始。其实,皮影戏的很多情节我根本看不懂,幕布后面的说唱我也不太明白,往往只是图个
热闹。有时候看着看着,两个眼皮开始打架,迷迷糊糊地就打起瞌睡。母亲似乎一直在看我而没看戏一样,每每这时候,她就大声呼唤我的小名:“芳,打擂台的来了,快看!”我连忙睁开
眼睛。只见屏幕上真的有两个人影在打斗,拳打脚踢的,很是
精彩,此时锣鼓声也格外激烈。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就仔细看起上面的两个人影来,也不管他们叫什么名字。在我的潜意识里,凡是长得俊俏的都是好人,长得丑陋的均是坏人。关键时刻的说唱我还是听得懂的。比如其中那个俊俏的皮影说:“没想到对方这么厉害,看来要用我的捆仙索了。”然后,大呼一声,飞出一根绳子一样的东西,一下子就把对方擒住了。对于我来说,此时的画面神奇
有趣,是最吸引我的,瞌睡虫早跑到了九霄云外。等看完戏,估计已是转钟时分,我又睡意沉沉的了,只觉得全身绵软无力,母亲则抱着我回到了家。
给我印象最深的皮影戏是《薛仁贵征东》这个剧目,我很小就记得薛仁贵、程咬金等重要人物。再就是《杨家将》,其他的则一概不知了。小学
毕业后,(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我离开了家乡,去了一个小镇
读书,后来就再也没看到家乡的皮影戏了。
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家乡的皮影戏班子越来越少。平时去简陋的茶馆观赏皮影戏的观众,几乎都是年逾古稀的老者,连中年人都甚为少见,这种境况实在令人担忧。
如今,家乡的皮影戏面临着被遗忘或被抛弃的处境,在这个快餐文化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
年轻一代,怎样去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皮影戏艺人,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思考和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