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
当前位置:主页 > 心情随笔 > > 正文

回头是岸

2017-03-08 18:19:05   作者:星辰

  某天看央视公益类节目《等着我》,一个母亲声泪俱下地求儿子原谅,希望儿子回
 
  她说她是个特别好强的人,希望儿子争气、有出息、让自己脸上有光。所以,从儿子出生到工作,她一直把自己的强烈愿望附加在儿子身上,儿子的成长过程完全被条条框框的规定与绝对不可违逆的专制捆绑,xing格也渐渐变得内向。
 
  终于,儿子不堪忍受,在工作不到半年想考研又被父母阻拦的时候,选择了离家出走。一走六年,杳无音讯。
 
  且不说究竟是每日心如刀绞到处寻人的可怜母亲该给儿子道歉,还是消失后就毫无音讯的倔强儿子该给母亲道歉,单从母亲这二十年对儿子的培养理念来说,也许真的有失败之处。
 
  这个时代的聪明人貌似越来越多。不仅是亲子教育,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人喜好把自己的想法当作为标杆xing认知,以自我和本位为出发点,去评说和理论诸多人和事。
 
  这一点,网络上络绎不绝的喷子表现得最为明显。
 
  有时候,棋逢对手争论展开,到后来往往会脱离交流的实质。也许更多的争论焦点已经不在于结论是否正确,而只是谁更想说服谁,谁气场更强,谁气焰更嚣张。
 
  类似的争论,还是少说为妙。
 
  真正知道结论的人,反倒是笑而不争的。
 
  争论本无过,只是不应该太主观。表现本无错,只是不能太露骨。
 
  相对而言,我更欣赏底气十足的静默,和洞察事理的豁达。
 
  经常想起细细同学当年给我写过的一封信
 
  认识二十年,真正与她的书信往来并不多,能让我记得内容的更少。但这一封中的一些话,从来不忘。
 
  那时候因为工作xing质,她正好赋闲。最应该年轻有为的时候,竟然无可为。我比较着急,常常说些杞人忧天的话。
 
  信中她用一杯茶来形容当时的状态和心情
 
回头是岸
 
  刚冲入沸水开始泡茶时,茶叶还未完全浸透,总是密密地挤向水面,沸腾,拥挤,争先恐后。
 
  随着开水慢慢浸泡,浸润了水分的茶叶变得饱满起来,开始一片一片慢慢往下沉,直至躺到杯底,平静,怡然。
 
  多少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些文字,我心里总会浮现细细静坐在桌前,看着杯里的茶叶由干变润,慢慢丰盈下沉,杯里的水由淡变浓,慢慢沏成一杯浓郁清香的茶水的情景。
 
  细细说,茶叶下沉的过程是美的,是让人沉静的。茶叶的浮沉,好象昭示着人生的哲学,她因此而心生镇定。
 
  这仿佛是一种人生状态,浮躁往往因为心中虚空无物,飘渺是因为没有目标,踏踏实实的感觉是那么遥远而可敬。
 
  真正充实的人,往往淡定而温和,饱满而低调。
 
  细细看似对人对事没有我那么多无端的感悟,平日里惜文如金。偶尔流露一下,却惊为天人,这跟认为叨叨才能不断长进的我,区别很大。
 
  正因如此,当年那封文笔温婉的信,诉说着对人生青涩却真实的体味,对生活现状坦荡接受的平和,至今让我难忘
 
  再回到那位眼泪汪汪的母亲身上。
 
  节目当时的结尾是,儿子被寻人小组找到了,但死活不愿意回来见母亲,也不吐露任何原因。那位母亲满脸失落、步履蹒跚,流着泪离开。当时那副失魂落魄的状态,丝毫看不见她自己口中当年所谓的“专制”与“自私”的气息。
 
  值得庆幸的是,节目后面的花絮告诉我们,一段时间之后,儿子终于还是回到了家里。但是,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的都是病态的倔强,拒绝谈这六年的生活,拒绝谈原因,拒绝这个话题。(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母亲在电话里跟节目组说,儿子的shenti和心理,都需要医生救治。
 
  有句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人生也是如此,前半生你给了对方无法挣脱的禁锢,忽视他心灵萎缩的无奈和无助,必然将承受后半生那种殷殷切切身心俱损的苍惶。
 
  好在,结局还不算太差。儿子毕竟没有自杀,儿子毕竟还是回来了,儿子毕竟可以跟母亲慢慢开始新生活。
 
  在任何冲突面前,先把自己的想法放之以后位,这对许多人来说,也许很难,但真的很必须。
 
  尤其是,彼此都要反思换位,不断地、时时地。
 
  唯有如此,才能利己又利他。
上一篇:潺潺流水为百姓
下一篇:爱在别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