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当前位置: > 作文大全 > > 正文

永不消逝的风景作文5篇

2020-09-22 12:05:22   作者:佚名

  篇一:永不消逝的风景
 
  作者:汤坤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前头万木春”。一幕风景逝去了不必忧伤,更多同样的风景会在前方等你。
 
  小时候,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建筑,是书报亭。记忆中,一座座红色的东方书报亭,总是立在秋日的余晖中,迎着法国梧桐的纷纷落叶,敞开两扇摆满杂志的门,像一本厚重的书。亭主总是会坐在里面,从面前的书推中捡出一张《新民晚报》,嘴里叼支烟,悠闲地读着。放学后,我常与小伙伴们路过那里,替里买一份报,或是诸如《读者》的杂志,然后得寸进尺地翻看起画报和漫画书来。偶尔有十分有趣的便凑钱买了,在树荫下一块儿读,一块儿嗅着浓郁的墨香。这一抹风景烙进了我的童年
 
  一个寻常的暑假后,当我再次来到书报亭,jing发现那一抹暗红的风景就此逝去,消失得无声无息。惆怅在我心中萦绕了许久,直到那家图书馆的出现。
 
  黄昏,我走进图书馆。图书馆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一扇扇紧闭的玻璃窗,将这图书馆与纷杂的尘世隔绝。几排书架静静地立着,仿佛睡着了一般,却又顽皮地阳光割成整齐的碎块。抬起头来,满目都是琳琅的世界文学经典、中国文学经典、儿童文学、乡村文学……良久,我挑出一本《顾城的诗》,靠着书架坐下,细细品读起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随着诗人的目光寻找光明;“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我循着诗人的足迹走出迷茫。一口气读得尽兴,我抬头才发现,暮色已渐浓。而我身边,则是另一种风景:书架边坐着不少读书人,一旁的小桌前人更是不少。有几个大学生样的人,眉头紧锁,满脸紧绷,还在一边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几个人着很悠闲的靠着椅子,双手捧着书,眼中似乎透着光;还有几个人站在窗边看书,脸上映着晚霞,夕阳打在书上,从金灿灿的封面上依稀看到:《飞鸟集》。我将书放回书架,正准备离开。回过头又看了一眼专注于阅读的人们,这宁静的风景让我忽然想起了那曾经的一抹暗红色,原来,它还在,并未消失。
 
  “在宇宙的心脏,燃烧过一颗巨星。他燃尽了最后一簇,像礼花飘散太空。但光明并没有消逝,黑暗并没有得逞。一千条燃烧的银河继承了它的生命!”正如这诗中的巨星,书报亭的风景已然黯淡,图书馆中的风景继承了他的使命。纸质书文化正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永不消失。
 
  篇二:永不消逝的风景
 
  作者:林随谦
 
  那一抹火红的身影,渐渐在大街小巷中消逝,但市井之间的书香气,却化作了一道风景,永不消逝。
 
  梧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湛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曾经的放学路上,矗立着一间火红的小亭子,那是东方书报亭。花花绿绿的报刊、书籍仿佛墙纸一般,整齐得布满亭子的三面墙,而当天最新鲜、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日报、周刊,则占据了前面柜台的C位。店主伯伯总是被包围在报刊之中,听着收音机,翻看最新的《新民晚报》。“伯伯,《读者》和《意林》还有吗?”我还来不及走进亭中,便在窗外喊了一声。“早就知道你会来,你的两本早给你留好了。”伯伯从窗口探出身子,递出两本最新的杂志。我迫不及待得接过,站在小亭子门口开始翻看,指尖在纸张中一页页划过,书香味萦绕在身旁,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赶紧回去吃饭了,天都快黑了。”每次伯伯笑眯眯地“赶”我时,我吐吐舌头,牢牢抱着杂志朝家跑去。那时,东方书报亭充斥于大街小巷,书香随手可得,那火红的亭子,那清香的油墨,在我眼中是永不消逝的一道风景。
 
  家中的报刊、书籍越堆越多,网购越来越方便。不知从何时起,那一抹抹火红的身影渐渐消逝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
 
  在一阵喧嚣之后,家门口出现了一幢图书馆。一排一排整齐的书架,一张一张供人阅读的书桌,一盆一盆精心修剪的绿植……走进图书馆,浮躁的心沉静了下来。我轻轻走过书架,生怕打扰到其他读者,打破那份宁静。我走到“外国经典”的书架上,挑选了一本《简·爱》,那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能被你的同伴们所爱,并感觉到自己的到来能给他们增添一份愉悦,再没有什么快乐能与此相比……”我沉浸简爱追求自尊自主的故事情节中。不经意间抬头环顾四周,每个人都专注阅读着:一位两鬓白发的老人带着老花镜,边看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年轻人捧着《经济学20讲》,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几个小孩子凑在一起翻看着绘本,其中一个用手指着字,小声地念着……在这里,读者们仿佛正在与书中的人物对话,正在与作者进行着一场交流,在这富有书香的空间里,我们享受着美好时光
 
  东方书报亭虽然消失了,但人们在书香气中,与文字相互碰撞的愿望和现实却并未消逝,一家家实体书店,一座座图书馆越开越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纸质阅读,那是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
 
  篇三:永不消逝的风景
 
  作者:刘一诺
 
  夕阳西下,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转过街角,便遥见路边那间小小的书报亭。
 
  它立在一棵两人合抱的法国梧桐下,背对着马路,四周暗红色的墙上满是时间留下的印记。走近,两扇红框玻璃门大开着,报刊布满了仅有四五平的小屋子,屋顶上一个灯泡发出昏黄的灯光,洒在排列整齐的书刊上。老板是位和蔼的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有亲切的笑容,让所有看到的人都如沐春风。
 
  放学路过这里,老板总会笑眯眯地说:“放学啦!喏,新到的《读者》给你准备好了。”我笑着道谢,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一股油墨香扑面而来,一个个黑色的字符,一幅幅精美的插画浮现眼前,城市的喧嚣和繁重的学业在这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知不觉我全身心沉浸其中……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在书页上留下点点金斑。我酣畅淋漓地读完了一篇文章,合上书页,不禁怅然若失。把《读者》塞进书包,与老板道了别,我继续往家里走。回头遥望,只见那间小小的书报亭随着太阳西垂,慢慢隐于黑暗……
 
  不知何时,原本矗立着那间书报亭的地方变成了一块颜色略深的空地,只有阳光依旧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那块空地上……所幸,还有图书馆这个书的殿堂,能慰藉我的心灵
 
  正午的烈阳照耀着那栋三层洋楼,墙上年代感的红砖透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走进大门,踩着那被磨的凹陷光滑的楼梯向上,穿过走廊,便来到了书的海洋。这个图书馆很大,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却没有一丝杂乱声音,只留下轻微的翻书声。地面是厚重的木地板,干净得能反射出人影,天花板是白色的,没有沾上一丝灰。如此优雅的环境,很适合品书。
 
  我穿梭在排排书架中,小心翼翼地绕过蹲坐在地上的小弟弟,余光瞥见他正捧着一本《查理九世》,津津有味地看着;远处长桌旁的学生面前高高垒砌着一打书,正刷刷地写着什么;沙发上的老者抱着一本《老舍全集》,戴着老花镜,细细品读着。我拿起一本感兴趣的书,找一个僻静舒适的角落坐下翻开,指尖在书脊上摩挲,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墨香,我沉醉在书的世界中……
 
  缓步走出图书馆,夕阳映照下,图书馆和我的影子被无限地拉长,融为一体……
 
  书报亭消逝了,而人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却丝毫未减,历史悠久的图书馆、顶尖设计的概念书店、斥巨资建造的特色书吧构成一道道随处可见的风景线。阅读已深深融入了每个爱书人的生命中,永不消逝。
 
  篇四:永不消逝的风景
 
  作者:徐韶茹
 
  那抹红影,云飞烟灭,而纸质阅读,永不消逝。
 
  曾经,每条街边总有红影闪现,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醒目耀眼,在平淡中光彩鲜艳。走近它——东方书报亭,杂志、报纸在眼前浮现,“白天一朵花,夜晚一盏灯”夕阳下的昏黄与书报亭的火红相互交融,颜色各异的纸质读物被略微生锈的铁架固定着,丰富的颜色在这一家小小的东方书报亭中显得异常和谐。路边买菜的老爷爷们一手拉着车,一手捎上一份《今民晚报》,放完零钱后,收进塑料袋,匆忙赶回家看报;刚下班的青年们路过书报亭,挑了本《东方经济》,看一眼时间,又皱起眉头匆忙冲进地铁站;“叔叔,《故事会》还有吗?”刚放学的我路过书报亭,伸向口袋掏出零钱。“有,给你!”我迫不及待地接过书翻开,靠在书报亭边阅读,直到脚麻才想起回家……指甲在报纸上轻轻摩挲,报纸的表面柔软而光滑,翻页时发出的沙沙声富有节奏。东方书报亭充斥于街边的每个角落,纸媒的油墨香味传送至每家每户中。
 
  不知何时,那道风景在车水马龙间消逝了,成为了过往记忆中的美好
 
  如今,我总是沉浸于图书馆的气氛中。书籍淡淡的清香轻柔而迷人,手指与书页的触碰富有质感。捧着《杀死一只知更鸟》,与作者一同观看激动人心的审判,赞美着阿迪克斯的正义与坚持、冷静与执着。“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我倾听受歧视者背后最真挚的感受,理解每一个决定后的悲痛与艰难。猛一抬头,书架边的一张张桌子上,读者们正围坐在一起:一位老人弓着背,眯着眼睛,俯身阅读《毛泽东诗词选》,脸上的皱纹都凑到了一起;穿着工作服的阿姨一边阅读着《政法笔记》,一边用钢笔在素色的本子密密麻麻地做着记录,专注的眼神发散出光芒;一位孩童用小小的眼睛凝聚在一本《安徒生童话》上,时不时地露出微笑,一只脚还不断地抖动……夕阳映照在他们的脸上,显现出赤朱丹彤。在这儿,读者与书籍,人物与故事,似乎是一场聚会,在这无声的空间里,靠心灵触摸对方,感受美好。
 
  旧时东方书报亭的风景早已消逝,但纸质阅读作为文化与传统,会历尽许久而不衰,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风景。
 
  篇五:永不消逝的风景
 
  作者:邓亦尘
 
  那年秋天,它和街边的法国梧桐一起凋零了,但却没有随着春天梧桐的生长而在一次回来,只是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它就是我家附近的东方书报亭。
 
  记得最后一次去书报亭是在万物复苏的初春,我手里捧着一杯热水,来到书报亭前:“爷爷新的《意林》到了吗?”“呐,就知道你要来,特意给你留了一本最新的,10.5元,抹个零头,给十块钱就好了。”“好嘞。”我付了钱,捧着书,坐在了尚未长出新叶的梧桐树下,一打开书,一阵浓郁的墨香便飘散了出来。随着沙沙的翻书声,我渐渐沉浸在了书中的奇妙故事里,时光变得宁静而又美好。
 
  伴随着“啪”的一声,路灯亮了。天色暗了,一同暗下去的还有那在路边的顶着书的红色小房子。当黎明的光束再次照亮大地,书报亭却再也没有出现,只有地上那块斑驳的痕迹证明它层存在。
 
  又是一年初春,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逛着,忽地,一座白色的建筑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是社区的图书馆。我推开门,温馨的灯光和暖洋洋的气息一瞬间扑面而来。一本本书整齐的排列在书柜上,琳琅满目的书多而不杂。一位穿着淡绿色长裙的姐姐真在翻看《建设工程安装生产技术》,一边看,一边写;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认真地读着一本《史记》,时而点头,时而皱眉;一位叔叔正在看《本草纲目》,摇头晃脑,津津有味,我猜他可能是一位中医。我从书架抽出一本《摆渡人》,细细地读者作者笔下的每一个文字。我喜欢勇敢果断的迪伦,也喜欢崔斯坦的善良。我的手摩过书页,闻着淡淡的墨香,我沉醉于其中……
 
  不知道是哪个顽皮的孩子悄悄的调快了时间,不知不觉中图书馆已经要关门了。我借阅手中尚未读完的书,带着意犹未尽,带着好奇期待,推门离开了图书馆。月亮调皮地将半个身子藏在了云的身后,偷偷看着我走上了回家的路。
 
  虽然,时代在一声不吭中淘汰了书报亭,但图书馆还在,纸质阅读还在。所有捧着书的阅读者,成为这个城市永不消失的风景。
上一篇:春夏秋冬四季的作文12篇
下一篇:这个地方值得去作文4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