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大全 > > 正文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2020-06-13 23:43:24   作者:网络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如《礼记》中记载,端午节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或曹娥。然而在民间,一般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之后,悲愤交加,在写下绝命诗《怀沙》之后,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们知道后纷纷载船,前去打捞无果后,便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蚕食他的身体,就这样,这一习俗绵延至今两千多年。
 
  端午节的习俗:
 
  1、驱五毒
 
  俗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夏小正》中也曾写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古代人认为端午节“五毒并出”,关于五毒,历来说法并不一,通常的说法是:蛇、蝎、蜈蚣、蜘蛛、蟾蜍。
 
  从周代开始,端午当日便被认为是不洁不吉之日。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有驱五毒的习俗,也是意在提醒人们要防病避害。
 
  2、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可以说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食物了。以前,每到端午节前夕,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互相馈赠。
 
  相传东汉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三闾大夫屈原,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
 
  3、划龙舟
 
  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便是越快越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习俗了。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已很讲究:船身窄而长,还有龙头、龙尾和鳞甲等装饰,船上结七彩,张旗伞。竞渡时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彩,场面蔚为壮观。
 
  4、悬艾草
 
  艾草寓意百福,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古人认为,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等植物,可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也有些地区因当地出产的植物而有所变化,有些地方是悬挂桃枝、兰花、芙蓉叶等。
 
  端午节时值初夏,多潮湿,病菌容易滋生,悬菖蒲、艾草等确实可以借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清洁空气,消除病毒。
 
  5、佩香囊
 
  古人在端午节时,还会佩带精心制作的香囊。玲珑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内装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气具有驱蚊辟秽的功效。亦有心灵手巧的母亲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小纱灯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样的小玩物,挂在孩子的身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除瘟疫。
 
  6、缠五彩丝线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古人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有些地区端午节时会把五彩丝线缠在手腕或挂在身上,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7、画额
 
  《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在端午节,有不少地方的习俗是用雄黄涂抹在小儿额头上,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8、斗草
 
  “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斗草,又称斗百草,也是端午节流行的游戏。《荆楚岁时记》也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古人在端午节这天,将挂在门上的艾草准备好之后,会用剩余的药草来举行比赛。唐代之后,斗百草逐渐成为妇女和孩童的游戏。
上一篇:戒指的戴法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下一篇:栀子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