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 正文

读《1984》有感

2017-06-07 13:56:50   作者:星辰

  1984算是蛮久前读过的书了,如今再重温,即便外面是烈日骄阳,仍是感到彻心的凉。在大洋国中,每个人都似乎成为了一个巨大机器的众多零件之一,即便是“老大哥”也不过是权力的yuwang的附庸。而可笑的是,这一切是起源于人们对权力的极致追求,通过泯灭人们的思想的手段达到绝对的控制。这也同时引起我的反思——人类与机器的区别其实很小,而这个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1984》有感
 
  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被许多人所强调。个人认为,没有独立思考,是和没有“自我意识”是没有差别的,正如同行尸走肉,被控制的机器一般。因此,茨威格便曾说过“宁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宁可忍受痛苦而思维,也胜似不进行思维。”而大洋国,正是通过各种思想控制的手段,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剥夺,毕竟愚民是更好控制的。没有了独立思考,人们便会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对任何事物的了解也只是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人的yuwang、情绪都可被利用,如此一般,确是很好控制,因为此时的人,只是一个会呼吸的齿轮罢了。
 
  那么在看似不是极权主义的现实社会,还有独立思考的必要吗?虽然我们看似并没有生活在极权主义的社会下,但是书中有很多与现实的相似之处,如几乎每个国都会多多少少的擅改历史,使历史有利于执政党的一方。日本也正是擅改历史,不承认历史,而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憎恶。在书中找到和现实产生共鸣的例子还有很多,同时,现实中,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也是很少。
 
  也因此,导致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出现。如之前倍受热议的北大学子的“空心病”,这一群智商超群的精英,在上了大学后却突然丧失了目标和人生的意义,这其中的原因便是,绝大多数人,以前都是不经思考,按照社会定的标准走的,社会普遍认为,人们高中毕业后去上大学才是正常的,于是大家便去上大学了,然而,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是有些人不那么适合上大学。然而,社会的普遍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视野,迫于这样的压力,面对有限的选择,人们自然而然的都习惯了。人就是要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养育后代等等。渐渐的,过着这样的习以为常的生活,却活活像一个社会机器的零件,并孜孜不倦的生产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零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也从未质疑过他人所说的“真理”,在国家利益受到qinfan时,使用“初级爱国主义情怀”发泄下情绪。懵懂地不断维持着机器轰隆隆的持续运转,这种状态,实在是细思恐极。(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独立思考重要xing和某些社会现状已经阐述完毕,于是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简单来说就是三方面。首先就是要质疑,接着要学会独立的客观判断,最后是不断的求真。那么如何才能独立思考?
 
  私以为,能打开独立思考大门的钥匙,就是视野。一个人的视野若永远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那么独立思考便无从谈起。只有当一个人看到的世界更大,才会开始质疑自己本身所接受的“事实”并开始学习,何为客观判断?并不断的重塑自己的观念,同时也不断的开阔自己的视野。而语言在这其中又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洋国中,党就是通过控制语言的方式限制人的思维。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作用更多是在于开拓思维的工具。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根本的是求知欲,这与视野是相互作用的,人有了求知欲便会追求更广阔的视野,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便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也可能因此求知的yuwang更强烈。
 
  但是让人无奈的是,现实社会中,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无法多,首先,先从后果而言,若很多人都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便难以控制治理,但是这个后果可能是多余的担心,因为,现状是,愿意花费精力尝试独立思考的人太少,人们似乎更愿意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外面的世界又与己何干?而这也无法批判,毕竟这是他人的选择。
 
  综上所述,独立思考是人与社会机器的区别,但是成为社会机器,在某些程度上,也是某些人的选择,而另一部分不知道自己有的选择。只能不断督促和警醒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不断审思,并尝试去改变吧。
上一篇:活着读后感1700字
下一篇:读《皮囊》有感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