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日志
当前位置:主页 > 情感日志 > > 正文

老屋的故事

2017-08-10 23:32:08   作者:黄玉贵

  还记得,老屋最初就是三间土坯房,上笘芦苇,坐北朝南。房前屋后有一亩多地,据说这就是祖上留下来的私有土地的一部分。这么大宅基地,在周围邻居中是不多的。
 
  天井里有一棵很大的月季,蓬蓬勃勃的一簇,很绿很旺盛,开花时灿如晚霞。姐姐后来又栽了一棵栀子,栀子栽得晚,可好像一个不挑嘴的女人,吸足了养分,枝枝丫丫伸展开来占据了半边天。白而肥的花一开就是几十朵,浓烈的香味喷发出来使人熏熏的。
 
  屋前空地上种着蔬菜,周围用芦苇扎着篱笆,人叫它菜园子。这倒是名符其实。各色蔬菜很丰富,但以十字花科植物为主,寒暑易节变幻色彩。母亲很勤劳,菜园子从来没空着。她常说有懒人没懒地,只要耕耘就会有收获。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由于菜篮子工程搞得好,全家省却了许多饥荒。
 
  天井里有两棵。一棵楝树,一棵泡桐,相距不到3丈。
 
  楝树在西边,正对着门口。楝树很老,很粗壮,虽不十分挺拔,但树冠形成很大的伞盖,下有一片阴凉。三出复叶。小而碎的花一串串的,最后结出许多球果。我不是很喜欢它,因为夏天它会长出一种虫子。这虫子扁扁的,匍匐在树叶上,绿的保护色和树叶混为一体,分不清是叶还是虫。更可恶的是这虫长着一身毛,人碰到它,甚至还没有碰到,身上就奇痒无比,用手挠,皮肤马上暴突起来,一块一块的有蚕豆瓣大小。不过,圆圆的球果正好做弹弓的子弹。
 
  泡桐是速生材,虽然栽得很迟,没过几年长得比楝树高,直干云霄。泡桐我也不大喜欢,似乎气味不好,而且树干是中空的,有点瞧不上它。单叶,很大,毛茸茸的,易落。喇叭状的单花,紫色。硕壮颀长的树干配上这花儿,使我联想起水浒传上的人物一枝花蔡庆,莽汉头上戴上一枝花,模样多少有点怪!
 
  父亲心灵手巧,用这两棵树搭起了一个凉棚,省去了两根柱子。夏天我们小伙伴在里面玩耍,累了就在里面纳凉。
 
  楝树上有天牛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黑色的鞘翅上有许多白点,长长的触角,分节。小伙伴自然不知道它是节肢动物,数着触角上的节,以为有一节就是一岁。在桑树上常常有黄绿色的天牛,比黑天牛大而孔武。小伙伴就把天牛放在一起看它们打斗,其实没有激烈的场面,可是天牛的口器很厉害,常把同伴的触角或者退咬断,失败者自然是小而弱的黑天牛。于是大家出去找,把黑色和huangse的分装两只泥罐里。黑色的一罐里给点楝树叶,huangse的一罐里给点桑树叶。这就是它们的食物,要玩时就把它们放出来,搁在一起。
 
  夏天很炎热,知了一个劲地在唱。这倒提醒了我们该抓知了。于是大家忙活起来,找芦柴找小麦找纱布。一把小麦在嘴里咀嚼,用水清洗,再咀嚼,再清洗,杂质除去了留下面筋。面筋很黏把它粘在芦柴的顶端。小伙伴们轻手轻脚的走到树下,对准那正在纵情放歌的“歌手”,长芦柴往上一戳,面筋沾上了蝉的翅膀,于是那些警惕xing差的蝉儿就成了俘虏,把它们装在玻璃瓶里。似乎玻璃瓶里的知了从来就没唱过,小伙伴们分析可能捉错了,这是雄的,就不会唱。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也不明白。
 
老屋的故事
 
  小时候家乡闹过一次地震。好像在唐山大地震之后,也好像是政坛周、朱、毛三巨星陨落的那年,记不真切了。多事之秋人心惶惶。家家户户搭防震棚,凉棚就成了我家防震棚,晚上母亲领着我们就住在里面。既然末日将至,谁也没心事做事。
 
  那是秋果飘香的季节,还真有不怕死的人,居然划着小船出来做生意。“卖梨幺——”听到吆呼声,大人把准备秋种的麦种拿出来换梨。这下好了,孩子们乐开了花,有得吃有得玩,大人也不像平时那么严厉。对于孩子来说好像不是末日将至,倒像过节。旷日持久,防不慎防,干脆就不防了。晚秋,天渐渐凉了。大家差不多都到屋里住了,一天夜里倒是小震一下。这还是听感觉敏锐的人说的,大地就好像人打了一个寒战,哆嗦了一下,可总算给地质学家一点交代。(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这凉棚后来还成了一个家庭副业的作坊。一只石磙,碾压蒲草,搞起编织蒲包的家庭副业。编蒲包、打芦帘是家乡传统副业,姐姐是编包高手,又快又好。家兄和妹妹都编过。我却几乎没有干过,可能是儿时的我多病的缘故。那时,劳动力不值钱,一个大男人干一天农活挣不到一块钱。可是一只蒲包2毛钱,像姐姐一天很轻松的就可以做15只。蒲和芦苇是天然的无种金苗,湖荡里很多,今年割了,明年又长出来,不栽不种不要管护。
 
  老家临水而居,在村子最西边,屋后一条河。站在老屋望西眺望,湖荡烟波浩渺,莽莽苍苍……红日高照的日子,还能看到湖西边蓊蓊郁郁的树影。那就是淮安?周总理的故乡?小时的我常常默默地念叨着。后来才知道,其实周总理的故居在淮城,离湖边还有一百多里地呢。
 
  屋后是用砖头和木棍搭建的码头。河水很清澈,洗衣做饭都用河水。有时吃完饭把碗也端到河边洗。小很多,有一种叫虎头鲨(不知学名),头很大嘴也大,伏在河底呆头呆脑,家里人又叫它虎头呆子。看见人也不走,洗碗留下的食物它也吃。小鱼小虾在它面前经过时,它尾鳍一扫,突然发力,一张口把猎物吞下去,河底泛起一圈浑水。夏天,焚烧秸秆做完饭,热了,孩子就一头扎到河里消暑。
 
  老房子经过两次大的改造。一次是在父亲手里,联产承包之后,盖起了三间砖瓦房。当时在村西边还很少瓦房,更没有那么高大的房子。新房在老屋的前边,相距不到2米。楝树和泡桐被加工成家具。那时父亲正年富力强,还不到50岁,心力很旺。他盘算着,先用着旧房做厨房,过不了一年半载,再盖两间砖瓦结构的厨房。
 
  人算不如天算,他壮志未酬就命归西天了。一切的一切都乱了……命哪,运哪!没过几年母亲追随父亲而去。儿时的快乐无忧,随风而逝了。
 
  人说新房子盖在老房子前边,高且大,这违背了长幼有序,不利于家庭。于是把老房子拆了,盖一间厨房在右上角,没钱,就把旧土坯垒起来。一切都在艰难中维持。
 
  要想出人头就在书中求。这话说起来那么容易,对我来说竟是那么刻骨铭心的!克服家庭困难,经过努力,我上了学。国家用一月三十元,三十斤的饭票收买了我,后又把我送回故乡。月工资120元。在这期间我结婚生子,在艰难困苦中用2000元新建了厨房。这是老房子的第二次大的改造。
 
  老屋像一首歌,里面有讲不完的故事。父亲、母亲、祖母都在相继故去。他们走时,也不会流连这人间岁月,因为生活是如此的艰辛。他们最不放心的,一定是我们兄弟姐妹,或刚刚成家或还未chengren,或在家乡或漂泊异乡……
 
  老土坯房见证了家姐出阁,还为了大外甥女成长遮过风挡过;后来的砖瓦房见证了妹妹的出阁;曾几何时,家兄和嫂夫人像一双蝴蝶从远方翩然而至,那时还是花一样的年华;我也在老屋结婚生子。
 
  时光就是一杯水,慢慢沉淀,上层逐渐变得平淡,下层的只能留在了记忆深处。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屋,后来被我卖了。我想把父辈的艰辛和自己惨痛的往事连根拔掉,开辟新的生活。可时至今日才知道,这种想法何其幼稚!有些东西可以忘却,有些东西却流淌在血液里。
 
  侄女只在老屋生活几天,我的孩子在那里长到了5岁。一次,侄女回家还到老屋转悠一圈,像一只恋巢的燕子;儿子有时也回老屋转转,也不知道他们在寻找什么。离开老屋快二十多年了,我很少回去,即使回老家也只是远远的瞭望老屋。只见周围邻居的房子更加高大,自家老屋房梁已经弯曲,像一个孱弱的老者,好像要向我诉说那些苍凉的往事……
上一篇:夏日里的回忆
下一篇:长春,长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