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百科 > > 正文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手握重兵的功臣?

2017-12-12 14:06:47   作者:星辰

  相比刘邦杀韩信,朱元璋杀徐达,赵匡胤虽然没动手,也是解掉了大部分兵权,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获得帝位之后直到驾崩,也没有削过手下这帮人的兵权,是什么原因?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手握重兵的功臣?
 
  李世民不杀功臣,一方面确实有他英明的地方,但是关键是他还年轻并且有信心,自己年轻,总能熬得过那帮弟兄;并且从20多岁开始带兵打天下,手下的一帮弟兄都是跟着他的,那个时候就归他管,听他的,都很服气他,没有理由到大业成就了反而不听话的道理。
 
  首先秦琼等人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感情是很好,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手握重权。受演艺等的影响,大总觉得秦琼等人很牛,但是其实他们在李唐建立后,地位都不太高,而掌握大权的首先是宗室,其次是李渊的手下,然后是李建成的手下。李世民的手下掌握的权利并不大,不然也不需要弄玄武门政变了。
 
  而且李二上位后虽然对于秦琼等十分优遇,但是并没有给于他们太多的权利。和突厥作战领兵的是李靖和柴绍,这除了军事上的考虑,也是防止功臣作大。然而之后,李靖和柴绍就基本退隐了。
 
  归根结底,李世民是个特别优秀的政治家,优秀的政治家的行事标准是不能用道德来评判的。
 
  李世民固然是心狠手辣杀了这些大唐的功臣,但对国家政权稳定是大大的有益。回到提问者的角度,秦琼这些人,唐太宗不杀,也不会影响太宗朝政局的稳定,那何必要杀呢?
 
  另外提到了秦琼,山东士族是太宗朝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为了笼络这股政治力量,优待他们最主要的代言人秦叔宝、魏征、李勣,不仅不会威胁统治,反而能利用他们笼络山东士族,并进一步利用山东士族与关陇军事贵族相互制衡,更有利于太宗朝的稳定,那何必要杀秦琼他们呢?
 
  再多讲一点,李世民上台之后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统治的稳固以及国家的稳定,内部说完了,那外部呢?单纯的就是派李靖李勣他们打打打吗?
 
  作为政治家,最高明的招数当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朝不杀功臣有一点特殊的原因,那就是府兵制限制的地方上的兵权。还有一点主观原因是李世民本人就是征战多年的战场老手,控制那些将军有很强的手腕。更凑巧的是,李世民本人上任时就很年轻,并不过分担心权力交接时大臣手中的权力大于皇位继承人手中的权力的问题。
 
  李世民一直与瓦冈起义军有亲密的联系,后来多数瓦冈英雄都投靠了李世民,并成为李世民的核心力量。
 
  李世民不仅与农民起义有联络,而且首先攻入长安,在推翻隋王朝的人民革命战争中,李世民无疑是人民革命的领袖。而在此后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显示了自己的过人胆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是革命战争荡涤了社会的污泥浊水,才有大唐开国的比较清廉政治,加上李世民的革命经历,对民情的体察,深刻总结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人才,对待世界的交往,才最终铸就了大唐的辉煌。
 
  瓦岗英雄英雄一直以仁义闻名,所谓物以类聚,李世民如果真的如同有人所说的道德品质败化之人,瓦岗英雄怎么可能投入他的门下,玄武门事变并不是一个突发事故,而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两派势力经过长期明争暗斗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玄武门事变中的情节是李世民杜撰的这完全只是猜测而已,玄武门事变是有瓦岗英雄参与的,另外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大多私欲强,私生活腐化,这一点在李世民的身上没有看到,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但他并没乱杀天下的百姓。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正史中的李世民,他是个好人,杀李建成是被逼的,否则他没法得到瓦岗英雄的支持,因为李世民真的如同大家所说的那样是个心狠手辣之人,瓦岗英雄一定对他产生畏惧,避而远之,更不可能出现魏征这样的大臣。
上一篇:什么是国学?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到底杀了多少李氏宗亲?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