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300字
2017-02-10 14:40:13 作者:星辰
是在列车上读的这本书。
大地贫瘠而强健的骨骼沉默地裸露着,巨龙般无言地盘亘在这原野,绿得晃眼的耕地排山倒海地铺排着,接连是几户人
家袅袅的炊烟。飞驰而过的,有孩童的笑脸,老者的皱纹,
年轻人弯着腰耕作的身影,勤勤勉勉,一如这片土地,一如千余年前。
列车上窥见的黄原,朴素质朴,也是这本书的一个剪影——站在这土地上。
站在这土地上。
土地,是黄原人世世代代依赖着最忠实的
母亲,生活全从这讨来,
日子也一天天拥着她度过。站着,或许是黄原人最熟悉的姿势,老农民辛辛苦苦扎下田,一年到头干个底朝天。泥腿把子白头巾,被城里人嘲笑“土气”的农人,用汗水浇筑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这就是庄稼人的日子:辛劳,计较,日日付出。
但庄稼人也不是埋在土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中国的传统农村里,地方好汉,哪个不争权夺势,眼巴巴想说话硬气?双水村的能人多着哩——孙少安、金俊武、田福堂……在文化大革命的沉沉紧压下,在改革开放的铺天大浪下,无数农人开始睁开沉睡千年的懵懂双眼,凭尽心思力争不被时代抛弃。千年农耕文化沉淀下的坚毅刚强,加之新一代农人的警觉、机敏,两眼摸黑也往外闯、天塌下来也顶着干,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伟大的站着的姿势呢?
站在这土地上。
在新中国
历史的分叉口,年轻的新一代农人也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
人生选择——留下,或是离开。少安无疑选择的是前者(或者说他无从选择),而少平幸运得多,他认定,自己要去向那未知而遥远的
远方。合上书本我无数次地想,到底少平这一往值不值?值,又值几许?作者对少平
命运的安排很是出人意料——原以为这大概只不过是一个三十年前麻雀变凤凰的
故事吧,仅此而已。但仿佛照应标题似的,故事的最后,他依旧是那个一贫如洗的煤炭工人,曾经琴瑟和鸣的伴侣也离开了人间,自己也是伤痕累累。
好像什么都没得到。
不。
不是的。
我看见了他在夜深人静时抚摸伤痕的那一丝满足,我看见了他在挑灯夜读时嘴角的那一道扬起,我看见了他在这城市跌跌撞撞下还敞
开心扉待人,我看见了他在自己遍体鳞伤时还想给小翠一丝
温暖,我看见了他在失意沉思时回溯起书中先贤,我看见了他与红梅谈天说地时思维火花的迸发……我看见了很多,(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很多,那是土地本有着的稳重,与仅仅那一方土地所不能给予他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路遥的选择是为了平衡——哪有少平这般完美的人,到最后还不是活在
平凡的世界。我说,路遥的选择是为了传递,传递自己的价值观。物质的多少不是衡量
一个人人生好坏的标准,精神世界的绚烂也不会被皮囊外的芸芸众生知晓,苦难或许就是苦难,但总有人能把它变成自己的财富。少平在一般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煤炭工人,但在追随了他小半生的读者眼里,他的人格高尚,内心强壮,无所阻挡。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也许还有无数的孙少平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活出值得尊敬的人生,没有人鼓掌,没有人喝彩,但依旧这样高尚地
活着,这也是土地教会他们的,时刻要站着的姿势吧。
站在这土地上,是勤劳,是沉默,是拼闯,是宽广,是
善良,是执着,是我所见过最深沉而多情的姿势。黄土高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滋养着千秋万代的中华民族,无论是在肉体,还是在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