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十个
皇帝同治即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六岁登极,十九岁病死。坐了十三年龙椅,匆忙走完十九年
人生。人们说他是幸运的。生为皇储,在
历史的舞台上并没有有所作为,却有一个“同治中兴”的雅誉。没有兄弟跟他竞争,安逸地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死后,人们又津津乐道地讨论着他的死因。他本身的政事不堪一提,他的名字却因丑闻轶事而大噪人心。
同治帝的去世,根据正史记载是死于天花。但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是,他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过野史、小说、电影等通俗载体的渲染而
家喻户晓,流传于世,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实,
热闹的背后,却遮藏了宫廷的隐痛和感伤。这位年青皇帝,6岁继位,在登极大典上尿了龙椅。每天应景做皇帝,到养心殿摆样子。皇太后垂帘听政,紧握权柄。18岁那年,在娶皇后的问题上和
母亲慈禧产生了严重分歧,
自信长大了的他便展开了与母亲针锋相对的斗争,去夺取人生第一份权力,爱的自由。
据《清代外史》记载,同治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看中了侍郎凤秀家的闺女,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同治帝和东太后慈安却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崇女长得相貌平常,可“雍容端雅”。最后,斗争的结果是他得到了自己
喜欢的女人,但同时必须得搭配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阿鲁特氏为皇后,凤秀女封为慧妃。事情没有由此而结束,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看见婚后同治与皇后“伉俪綦笃”,这就更加激起了满腔的不快。
一个三十八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孤枕
岁月。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
生命的全部。她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己意而生闷气,如今见儿子抛开自己,只与新妇缠绵厮守,不由得生出嫉妒。故谕示载淳:慧妃贤明淑德,儿宜多加体贴;皇后年少,礼节未娴,儿不应太过耽迷,误了政事。一条冷酷的家规,毫不保留地显露了慈禧对阿鲁特氏的反感。
据记载,其实皇后阿鲁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皇后幼年在家,崇绮亲自授课,
读书聪颖,十行俱下,“后幼读书,知大义,端静婉肃,内外称贤。及正位六宫,每闻谏阻,自奉俭约,时手一编”。她被册为皇后,同治帝很喜爱她,也很敬重她,据说不久怀有身孕。可有
情人难成眷属,那怕是皇帝已无可奈何。在宫监严加限制下,二人终至于断绝往来。
同治帝得天时而不得人和。想振兴大清业绩,恢复先祖荣耀,但时代不允许,
环境不允许,母后不允许。傀儡之身,任由摆布。只有噤不发声,但还是动辄得咎。慈禧不仅左右着儿子权力,还要左右着儿子的
爱情。同治被压得灰心,面对前途无望,壮志难酬。他
选择了自暴自弃、
游戏人生。
据说,有人给他进“小说yin词,秘戏图册,帝益沉迷”。于是晓事太监、无良侍从带他到宫外风月,他常留恋忘返崇文门外的酒肆、戏馆、花巷,在一条不归路上渐行渐远。野史记载:“伶人小六如、春眉,娼小凤辈,皆邀幸。”又记载同治宠幸太监杜之锡及其姐:“有奄杜之锡者,状若
少女,帝幸之。之锡有姊,固金
鱼池娼也。更引帝与之狎。由是溺于色,渐致忘返。”
自戕的同治终于病染沉疴,弱不能支。翁同龢
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衔憾而去。
在皇帝死前,皇后阿鲁特氏还冒险去看同治,
夫妻相怜,其场面令人唏嘘。据《我的前半生》一书记载:一天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大怒不已,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抶之”,并叫来太监备大杖伺候。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留媳妇的体面!”慈禧怒不可竭(清代只有皇后
结婚的凤辇才是从大清门抬入,其余秀女等都无此待遇,慈禧不是皇后身份入宫,所以引以为终生耻辱),同治被吓昏而去从床上跌落在地。慈禧见状,才未对皇后动刑。可这一惊一吓,也重病的同治又掉了几分魂魄。急传太医入阁请脉,但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
同治皇帝死后,阿鲁特氏大恸大悲,不思饮食,干脆吞金自杀,不料获救得生。残酷的皇太后说:“可随大行皇帝去罢!”。光绪元年二月,同治帝死后75天,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