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反间计的原意是说,在一阵之中再bu一阵,疑中生疑,使敌人内部滋生矛盾,然后我方万无一失,说的通俗点就是,巧妙的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年月,双方使用间谍十分常见,打开孙子兵法,这本说就特别强调了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之前,必须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的掌握敌方的状况,不能靠神鬼妖妇,不可靠经验办事,必取之于人。人,就是知敌情者,也就是间谍。
孙子兵法中专门有一篇叫用间篇,列出了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乡亲,作为间谍的,叫‘乡间’;收买敌方官吏作为间谍的,叫‘内间’;收买或者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的,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的,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并带回来情报的,这叫‘生间’,又叫‘活间’。
比方说,在三国年间赤壁大战,周瑜用反间计,杀了蔡瑁张勇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也提到,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为求百战百胜,历代兵
家无不设法了解对方,掌握对方的情况,怎么办,派个间谍进行谍报活动,刺探军情,这就常见了,所以,伴随着战争,有谍报战,有反谍报战,谁都想知道对方的情况,谁也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情况,这就是反谍报情况,而反谍报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反间活动,或者说是反间计。
这反间计,就是反过来利用打入我内部的敌方间谍,收买他为我所用,或者让他带回假情报等等。。。。你看,在这五间计当中,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只有反间最需要大智大慧,也最为惊心动魄。关于反间计,
历史上有很多的战例,
今天我们就说一个,皇太极巧施反间计。
努尔哈赤受重伤一死,这个消息就传出去了,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派使者去沈阳吊丧,皇太极心里跟明镜似的,恨不恨袁崇焕?恨,有心把这使者给宰了,但是一想不行啊,现在还不是时候,后金刚打败仗,需要修整,再说了,我也想借此来探一探
明朝的态度。所以不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同时还派使者到宁远去表示答谢。
表面之上双方面都缓和下来,马傍南山。刀枪入库,实则背地里剑拔弩张,准备下一步的战斗,就这样,一年的
时间,相安无事。
到了第二年,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军,后金军兵分三路来战,首先把锦州给包围起来了。袁崇焕是将才又是帅才,会统兵带队,一算一分析,皇太极的目标是宁远,不是锦州,锦州是扰敌之计,所以
决定自己留守宁远,让部将带领四千兵马救援锦州。果不其然,袁兵还没到呢,皇太极就已离开锦州,攻打宁远,袁崇焕一想,怎么样怎么样,我就琢磨他要来吧,亲上城头,领兵带队,进行守城,皇太极这会也真急了:“下云梯,攻城,放炮。”双方面展开肉搏战,袁崇焕把宝剑也拔出来了:“给我顶住,给我砸下去,开炮,放箭。”
整整打了一整天,皇太极一点便宜没占着,双方面互有伤亡,叫人家用大炮给轰回来了,与此同时,城外的援军赶到,这可怎么办呢?里应外合这可是件难逃的大事啊,后金军,暂时撤退了。
皇太极又把人马撤到了锦州,再想打锦州,来不及了,怎么,他家一离开锦州,锦州作了充分的防范,现在的锦州被明军守着,犹如铜墙铁壁,严严实实,再加上天气变暖,后金军老打败仗,士气低落,皇太极一看这仗不能打,再打只有失败了,只好撤兵,是暗气暗憋。
袁崇焕打了个大胜仗:“命人写折子,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师。”起码得让皇上知道啊,做完事情领导不知道能行吗?这不是白忙活了吗?先得得到天子的首肯。
皇上一听,非常
高兴啊,就要嘉赏袁崇焕,可架不住有人看着眼红,谁呀?以魏忠贤为首的这些奸臣,特别记恨袁崇焕,魏忠贤在皇上面前嘚吧嘚嘚吧嘚,给袁崇焕穿小鞋:“皇上,袁将军有才啊,不假,但是我现在听说袁崇焕翅膀已经硬了,羽翼已经丰满,未得皇上首肯,私自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现在人马我听说不下十余万人次,万岁啊,这将来有一天,袁崇焕尾大不掉,我们再想收拾可就难了,这袁崇焕现在是给我们在效力,万一有一天调转马头,杀阵京师,对我们可不利啊,我听说您还要授予他外省将军职衔,万岁这万万不可啊,再给他实权,恐怕袁崇焕难以对付啊,这这这。。。这不行啊,万岁您别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对于袁崇焕我们必须控制,我还听说
一件事,袁崇焕锦州被围,没有发兵,为什么?我听说他有心想要降后金呐。”
你看,这大将在外面拼死拼活,不如这朝臣在朝里嘴角一歪歪,嘚吧嘚嘚吧嘚,你干那点事全白干,袁崇焕没落个好,本以为皇上能嘉奖,实则啊,没消息,找了好多天,这明熹宗也没给下文,也没进行表奖,这是怎么回事呢?派人到京里一打听,有人回来了:“将军啊,您白干,您干得再好也白搭啊,就不如九千岁魏王在朝廷里嘴一歪歪。”“是怎么怎么一回事?”袁崇焕一听,当时心灰意冷:“走开,干嘛呀?我拼死拼活呕心沥血,把脑袋别到裤带上,图的什么呀?我最后落下什么了,什么好没落着,没打到狐狸我惹身骚啊,我不干了,不干了。”写辞呈,挂印烽火军,不让,退归乡里。
公元1627年,这位
倒霉皇上明熹宗死了,他
弟弟朱由检继位,就是明思宗,也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
皇帝,崇祯帝。
崇祯早就了解魏忠贤作恶多端,他一继位,头件事就是把魏忠贤给干了,然后,又为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这时候一些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这意见,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和辽东的军事,与此同时,赐袁崇焕一把尚方天子剑,准许他全权行事,袁崇焕
感动的是无可无不可啊,跪倒在地上磕头谢恩。
就这样,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选拔将才,整顿部队,军纪严明,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虚报军功,叫袁崇焕用尚方宝剑把毛文龙给宰了,军威大振。
再说皇太极,打了败仗当然不肯罢休,知道宁远锦州防守严密,决定
改变进攻路线。公元1629年10月,率几十万后晋军绕道河北直扑京师,这一招出乎袁崇焕的意料之外,袁崇焕赶紧带兵想在半道上把后金军拦住,但是,来不及了。后金兵趁虚而入,来到
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情报,心急火燎带着明兵赶了两天两夜到北京,没赶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战斗,其他各路援军纷纷赶到,后金军突然攻到北京,引起了全城的震动,崇祯帝更是心慌意乱,不知道怎么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心,才放到肚子里。亲自召见袁崇焕,慰问了一番。
但是别忘了,哪朝哪代都有小人,魏忠贤的一些余党散布谣言:为什么后金兵能绕道进京呢?这是袁崇焕给引来了,家没内鬼怎么能招来外贼啊?这说不定还有什么阴谋呢。袁崇焕和皇太极说好了,打下大明,两人二一添作五,划长江而治。
崇祯帝猜疑心特重,听了这些谣言,心里也怀疑,正这时候,被金兵虏去的太监,这太监姓杨,神经半夜逃回来了,向崇祯告密:“万岁,可不得了了,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定下密约,要出卖北京。”“啊?这消息属实?”“太属实啦,前天晚上,我听两个守城的兵兵给我说啊,一个说,知道咱们今天临阵退兵是怎么回事吗?那是皇上的意思,皇太极的意思,另一人说,你怎么知道啊?那人就说了,说我刚才看见皇上骑着马朝明营走,明营也两人骑马出来,跟皇上两人商量半天,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事成之后,划长江而治。。。。。”说了一大堆。
崇祯帝一听:“呀,袁崇焕啊,看来朕所料属实啊,朕对你有天高地厚之恩,你怎么能这样呢?胳膊肘往里拐,掉炮往里揍啊?哎呀,袁崇焕呐,真应了那句古话: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可怎么办?杨太监出主意了:“万岁啊,依我说,现在就得快刀斩乱麻,别等着咱北京被攻破,赶紧选派新武大将接替袁崇焕,把袁崇焕招进宫里,不行就给咔嚓了吧。”“也罢,下旨,把袁崇焕招进宫里。”
袁崇焕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匆匆忙忙进了宫,大礼施完之后,袁崇焕就发现崇祯帝脸色不好,连拉的老长,崇祯帝就问:“袁卿,你为什么擅自杀死毛文龙呢?你为什么叫金兵打到北京,而援军迟迟不来啊?你怎么想的?”袁崇焕一听,不由的惊打冷颤,看见没有,万岁爷跟我这找小茬,翻旧账呢,可这话从何说起?不等他辩解,袁崇焕刚想说,还没等说呢,那崇祯帝的龙刷一拍:“来呀,把袁崇焕给我拿下。”两旁锦衣卫都做好准备了,呼啦一声,一拥而上,给袁崇焕绳捆蛇绑,压入天牢,你爱说什么不听。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里忠心为国,这事办的有些蹊跷,冒死进言:“万岁啊,请万岁三思,这里面会不会有茬头,会不会是皇太极施计啊?”可不管怎么说,崇祯帝就是不听。
就这样,第二年,把袁崇焕处死,皇太极用反间计,除了袁崇焕,退兵回到盛京,打那以后,后金是越来越强大,公元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洲,又过一年,在盛京称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清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