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 正文

《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2019-07-13 17:07:54   作者:雷良献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通过阅读吸取思想精华,增强自己在思想、道德和心智上的文化积淀,引导和丰富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非凡。前不久有幸从王校长手中接过赠送我们的一本书《为什么是抚松》。通过认真阅读,才得以了解在中国教育版图上有抚松这个教育界神圣的地方,同时还了解到抚松的教育上有这样一位很倔、很痴、很执着、很书生的教育局长陆世德,还有为抚松教育不懈努力的46位校长。书中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教育故事,一幅幅鲜活生动的教育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清风拂面的教育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校长们行走在通往教育殿堂的路上,老师们努力营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孩子们在自主快乐成长,甚至连校训、仪式、节目这样的校园文化细节,也被经营得流光溢彩,创意迭出……
 
  本书由朱永新、魏书生、冯恩洪、李希贵四位教育联袂推荐,可见抚松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中国新乡村教育的美丽图景,更是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动人诗篇,抚松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是一盏明灯,在中国教育史上被传为佳话。
 
《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这个从教二十几年的教师顿感耳目一新,感觉不可能,但又是确凿事实。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行多年,我们正好是新课改的见证人,看看抚松的教育改革,我认为能走到今天取得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成绩,靠的是什么?读完本书答案自然出来了,首先是有一位领军人物县教育局局长陆世德,还有46位打造的铁军校长。在大家的共同经营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积累创新才有如此成绩。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要经历坎坷困难,需要不断为之付出。抚松的每一位校长都有一段教育故事,都进行了教育改革与尝试,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传统方法,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尊重人、理解人、鼓励人、成就人,抚松的教育改革和策略都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
 
  由抚松的课程改革想到我们随县的新教育课堂改革模式,前几年我县新教育在教育局的带领下,破旧立新,课改的大潮迅速席卷了整个随县,各校搞得风生水起。很多学校派人远赴杜郎口、洋思、华泰等学校学习经验方法,效仿别人的课改经验。当年我在中心学校任教,2012年学校开始酝酿筹备新课改,先后派人到多地考察学习,开会研究,定方向、定人员、定任务、定模式,自此课堂改革拉开序幕,取名“1236”课堂模式。此次课堂改革首先是学生座位的调整由传统的前后排调整为面对面,分小组合作,课堂由原来教师为主体演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奉行一节课只讲10分钟,让学生合作探究,不该讲的坚决不讲,所有老师所有科目都按这个模式去授课。历时三年,2015年暑假“1236”课堂改革模式顺利通过省级结题,拿到结题证书。但时隔几年现在已经渐渐销声匿迹,为何这种课堂改革模式生命力这么短暂呢?看完了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抚松是个例外,抚松的学校硬件设施一般,但校园文化都做的精致高雅。抚松的教室里,学生的人数不多,但孩子阳光开朗健康活波。抚松的校长,学历不高,但都是爱读书、爱思考。抚松的老师很辛苦,但都在动脑筋改革自己的课堂。同志们让我们从书中走进长白山,走进抚松县,走进抚松教育,经历一个奇特的教育发现之旅!最后用王校长给我们送书的一句话来共勉:好好读书,我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教育!
上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900字
下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