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850字
2020-03-22 23:43:38 作者:张斐涵
读书就像品茶,看着干枯的茶叶,在开水的浸泡中翻转沉浮,最终舒展开来,茶香四溢。轻轻地端起水杯,抿一小口,入口微苦,细细品味,却回味无穷。
——题记
身为一介文人的余秋
雨先生或许已厌烦世间繁华,所以他踏上了这趟“
文化苦旅”。在他褪色的青衫里,
历史的神秘感更加浓厚了。
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踏过了
风景秀丽的江南、冰天
雪地的北国、大漠孤烟的西北、异域浓情的西南,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领略了那鲜为人知的历史沧桑……
来到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
生命。看到那惊为天人的壁画,很难想象那是经过了多少个王朝的共同守护。其中唐朝的壁画最为最经典,情景也最为欢乐。在历史长河中,唐朝永远是那颗璀璨的明珠,到了明清时期的莫高窟,已没有太多东西能让人记住,这是文化的辉煌与
寂寞。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敦煌者,吾国学术之
伤心史也”,敦煌文物的流失,是
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代表和缩影。那些不懂得
珍惜文化的人终究会遭到别人的唾弃,但文化却也在这无声的寂寞中消失了,只剩些许断壁残垣。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流传至今,走到阳关后,看到当年文化的巅峰变成眼前的荒凉: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阳关终成废墟!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尽”的不再是“一杯酒”,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怜悯;“无”的不再是“故人”,而是这千年的
文明!看透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块刚能立足的狭地,居高临下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讽。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
成功,渴望万众瞩目,可真正得到后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余秋雨先生似乎很早就明白这一点,因此他脱离世俗的生活,开启了自己的旅程。《文化苦旅》联通了虚幻与现实,
古代与现代,
情感与文字,在千年的叹息中讲述文化
故事。就这样,我跟随他的文笔一路走过,一路
收获。
茶,历久弥香,因为其散发的是
岁月的
味道和风雨的气息;文化,历久弥珍,因为其彰显的是民族的灵魂和人文的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