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又作“宦者、”“宦人”,从宦字字义来讲,包括
古代帝王贵族的仆隶和侍奉帝王及其
家族的官员在内。
当今人们常常把“宦官”和“太监”当成一码事,其实是不准确的。“宦官”一词至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直到辽代才有“太监”这一词汇。
关于宦官制度,《周礼》和《礼记》中都有记载,周王朝及其各诸侯国大都设置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为身份卑贱的人充任,或者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汉代的宦官并不都是指被阉的太监,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
《后汉书》卷78《宦者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这里的“宦者”就不是指太监,而是指朝廷大臣,意思是说在东汉光武帝中兴初年,朝廷的大臣都用宦官,也就是被阉的
男人,而不再任用儒生。东汉著名的十常侍,就是十个被阉的男人,也是当时朝廷的重臣,控制了整个朝政。《后汉书》的这几句话也说明,在东汉光武帝之前,在朝廷做官的人是不用被阉的宦官的。
从“宦”这个字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宦,仕也”,也就是做官的意思,《论语》中说“学而优则仕”,说的也是做官的意思。古籍中常说某女子出生于“官宦人家”,也就是官员
家庭。“宦”这个字最初的涵意有两种,一是在帝王身边作仆人服侍帝王,如《国语·越语》中记载越王勾践与范蠡“入宦于吴”,说的就是到吴国作吴王夫差的手下臣子,成了吴王夫差的仆人。二是在贵族家里作门客,也叫舍人。这些人的工作主要是替贵族出谋划策,由于被贵族养在府上,所以也叫“宦养”。“宦”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即是在别人的府上尽为臣之道。因此,“宦”字一直是官员的通称。所谓“宦途”,也就是指官场,“宦海沉浮”,其实仍是由“官”而言的。
战国时,朝廷里就有被阉割的内侍,史书上称为“宦者”,也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太监”。《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把大阴人嫪毐冒充太监献给太后,太后很
喜欢他,以至于嫪毐成为当朝红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意思是说当时有一千多人争先恐后地想成为嫪毐的门客,这里用了一个词“求宦”,意思就是想在嫪毐府上谋得一官半职。但嫪毐毕竟是一个假太监,这件事情后来就被人告发了。《史记》记载:“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说的就是嫪毐虽然是个“宦者”,但其实是假的,他与太后私通,竟然生下了两个儿子。可见,在战国晚期“宦者”既可以指做官的人,也可以指被阉割的太监。
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则是
明朝的事,“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专称是明清的事。
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提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
皇帝及其家族。由此可知,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直接管理普通宦官。(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因此,在明代,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代,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可以互用的同义语。
秦、汉之宦官均属“少府”;隋、唐、宋设“内侍省”统管。唐代至元代又设有“宣徽院”,都用宦官主管。明代设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由太监提领。
宦官为内廷官,本无权干预政事,但因皇帝与宦官最接近,宦官就逐渐取得了政治的特权。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