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诗中传达出一个朴素的
哲理: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只是因为我们身处在庐山之中罢了。
“当局者迷”是世人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想要真正了解事物或者现象,还是需要跳出固有的
环境才是。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是苏轼写西湖美景的名篇,雨后的西湖,犹如那
美丽的西施一般,不论是淡淡着妆,还是浓妆艳抹,都是那么的好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却将春日晚景描写得闲适自然,桃花、水鸭、蒌蒿、河豚,真是一幅美丽的春景。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经过渑池时,想起
弟弟苏辙曾在这里写过一首诗,于是,和了这首诗。
苏轼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有美堂暴雨》
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有美堂暴雨,苏轼即景写下此诗。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
《自题金山画像》
宋·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向乐观自在的苏轼,在回首一生功业的时候,会怎样评价自己呢?这首诗给出了答案。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将苏轼乐观、随遇而安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岭南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有罪之人多被流放至此。可苏轼却不一样,这里的荔枝又好又甜,为了荔枝,苏轼愿常作岭南之人。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诗人们常常感慨人生亦逝,苏轼亦是如此,这首诗借梨花盛开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愁情。
面对
时光易逝,苏轼看得也很开,虽然心绪惆怅,可我依然如那东栏如雪的梨花一样,依然清正坦荡,居俗世而自清。
《初到黄州》
宋·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一站。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寄居在定惠院,跟着伴侣吃食。
这首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
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与友人赏花时写下此诗,在描写了海棠的美丽后,苏轼独巨匠心,将海棠喻人:只是害怕在这
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