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死的思考
2020-04-28 17:42:45 作者:周韧平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首诗是屈原为纪念在抵抗秦国侵略中战死的楚国将士所作,在屈子的心中,他们就是楚国国人的
英雄。千百年来,对于英雄的定义不断变化,但在大
家的意识中“杀身以成仁”始终是英雄最好的代名词。
其实屈原自己,也是“杀身以成仁”思想的代表。每当我们想到三闾大夫在弥漫的薄雾中迈着步伐,慷慨悲歌、怀抱巨石,投入江中的画面时,一股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的确,作为诗人的他不必随着行将就木的国家一起去死,但作为政治家的他,却是“所欲有甚于生”。相较于自己的文学事业,屈原更看重的,是他祖国的
命运。因此,当他为祖国作出的一切
努力都随着敌兵的入侵化为泡影时,他
选择了以死明志。
为信念而死,将
生命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国家,为救天下苍生而牺牲自己,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英雄形象。可是,在中华民族
历史长河中,有一些英雄,他们并不是因为死而被人铭记,相反,他们被记住,是因为他们选择了生。
司马迁,一个史官世家的后代,只因仗义执言而触怒了汉武帝,于是他面临两个选择:痛痛快快地去死,还是以一种人不人,鬼不鬼,受尽他人白眼,愧对祖宗的姿态苟活。此时此刻,死是一种解脱,生则是巨大的折磨。可他选择了更难走的那条路——活下去,接受宫刑。活下去,不是因为自己惧怕死亡,而是因为还有重任在肩,那就是践行作为史官的
责任与作为儿子的承诺,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著作。而这一切,唯有生,才能做到。历史上有许多向司马迁一样的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事业,却在踌躇满志时遭到了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但灾祸也使他们意识到,生者在没有完成使命前,求死只是在逃避,而
坚强地活下去,扛起责任,才是大英雄的作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会理解为何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苏武选择了牧羊北海,林则徐选择了接受被发配新疆,理解生者之不易。
于是,我便越来越明白:死,可以铭志;生,则可以践志。
“生,还是死?”莎士比亚笔下的英雄哈姆莱特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而它也同样是困扰了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们的选择。其实,无论是选择用死去照亮理想,还是用生来承担责任,英雄的心中始终装着的,是国家和民族。国家的荣辱超过了一己的得失,民族的苦乐代替了个人的悲欢,这便是
中国人的英雄精神,一种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并为了后者可以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英雄的心中,生与死不是选择,而是一种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下的必然行为。
当我们站在
今天回顾历史上那些英雄们在生死上做的伟大抉择时,我们也不禁思考,我们又能从那些大英雄作出高尚的选择中学会什么呢?屈原死去,他留下的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司马迁求生,他那秉笔直书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世的史官们。越过生与死的边界,英雄教会我们的,不是轻看自己的性命,而是珍视自己的
人生,用宝贵的生命去追求真正对国家、民族有意义的事物。
好好地
活着,让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活得无愧于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如此,英雄们的精神,便能跨越了生死的界线与时空的距离,在今天再次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