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当前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 正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8篇】

2020-02-28 16:38:06   作者:网络

三国演义

  篇一:读《三国演义》后感
 
  作者:彭榆
 
  近期,我读了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三国演义》有一百二十回,我最喜欢《草船借箭》。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与引人如胜的故事让我流连忘返,主要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而诸葛亮却说:“十天那岂不是误了大事?”接着他又说:“三天足已。”
 
  看到这里,我很疑惑,三天怎么可能造好十万支箭呢?这不是异想天开吗?我带着这个疑惑继续看下去。
 
  诸葛亮立了军令状,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登船取箭。这时,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诸葛亮便下令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一见有敌人来袭,但是不敢轻举妄动,便命一千多名弓弩手齐齐射箭,船两边的草把子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但是想追已经来不及了。十万支箭“借”到了手,当周瑜得知诸葛亮的借箭经过后,自叹不如!
 
  读到这里,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佩服诸葛亮的才智,更佩服他豁达大度的品质。明知道周瑜不怀好意,处处和自己作对,但他总是那么从容镇定,总是那么宽宏大量。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多一份融洽,多一份信赖,正如“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骄贫”,那样我们的社会就更和谐了!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让我领悟到“嫉妒之心不可有,宽容之心不可无”,心胸宽广、从善向上,会让我们获得更多!
 
  篇二: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陈盈洁
 
  最近,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刻画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角色: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超群、堪称“义绝”的关羽;谋略超群、野心勃勃的曹操……这些形象鲜明的角色加上精彩有趣的故事,令我对这本名著如痴如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整本书描写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从秦朝灭亡之后重新崛起,一直到被晋帝司马炎统一的故事。这本书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草船借箭》。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次,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不给他任何材料却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目的就是为了为难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早已有对策,并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事后,诸葛亮向鲁肃要了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还有许多草把子。
 
  第三天五更的时候,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军士们一边擂鼓呐喊,一边慢慢靠近曹操的水寨。当时水雾重重,曹操不敢轻易行动,怕有埋伏,只敢放箭。就这样,诸葛亮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多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
 
  读了这个故事,我心中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个故事,我看了不止一遍,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每个人物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故事;口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狂言的曹操;足智多谋,但是心眼小的周瑜……各种人物在脑海中浮现,仿佛身临其境,不得不让人有一种冲动——走进这本书的世界,体验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原本枯燥的历史,在罗贯中手里就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
 
  篇三: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陈昊霖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罗贯中。这本书里有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武艺超群的关羽、野心勃勃的曹操……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在这个故事中,周瑜嫉妒诸葛亮,要陷害他,不给他造箭的原料,却要他在十日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早已想好了对策,只需三天时间来造箭。
 
  诸葛亮先向鲁肃要了二十条船和一堆草把子。第三天五更时,在擂鼓呐喊下,向曹操水寨划去,曹操见水雾重重,怕有埋伏,只敢放箭。就这样,诸葛亮从曹操手中“借”来了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诸葛亮可真是聪明啊,让我非常敬佩!
 
  我十分喜爱《三国演义》这本书,因为书中对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不一样的描写,而且作者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都很生动细致,使得每一个人物都展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告诉了我,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我也要像他那样,凡事多思考,遇到问题时候,要冷静地面对,不要手忙脚乱,应该开动脑筋想办法,问题总会解决的。
 
  篇四:《三国演义》读后感
 
  作者:揭欣谕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经过清代人毛宗岗加工润色后更名为《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共一百二十回,70余万字,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拉开帷幕,至西晋初结束。
 
  东汉末年,爆发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众多英雄竟相涌现。描写了在爆发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灭吴统一全国这一时期的故事,通过桃园三结义,体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的义气。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每个人物,比如说刘备这个人物: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开头也引用了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此书非常吸引我,因为它不但形象地描绘了每一个人物,就连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描写得很细腻,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物用词都准确,体现了优秀的中华礼仪文化。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体现了人民拥护明君、向往和平美好、反对动乱的愿望。作品显示出曹操的凶残、毒辣和狡诈的人物个性,与之相反,刘备爱民如子,以礼待人,受子民爱待。
 
  读了《三国演义》,我收获很多:做人做事要像诸葛亮那样机智,像刘备一样以礼待人,像孙权一样事先有计划,不能像曹操那样狡猾,毒辣。
 
  篇五:读《三国演义》后感
 
  作者:温博杰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原著是罗贯中写的。我读的是连环画版的,绘画生动有趣,文字也能让我轻而易举地读懂。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他集忠肝义胆,勇猛无敌,有勇有谋于一身。其中一个环节《赵子龙单骑救主》,就体现了他的忠肝义胆。
 
  曹操为报复新野失败之仇,亲自带大军进攻刘备。刘备带百姓逃往江陵,在当阳长坂坡曹军赶上。赵子龙在曹军阵中浴血奋战,先后救出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独子阿斗。赵子龙迎难直上奋勇护主杀敌,到了长板桥,张飞智退曹操大军。
 
  赵子龙一直跟随着自己认定的明主——刘备。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义气,使得他在长坂坡一战里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为了救出失散的刘备妻儿。最后他斩敌将五十多名,救出了甘夫人,并将刘备的儿子阿斗带到了刘备的面前。
 
  刘备气得将儿子直接扔到了地上,大骂道:“为了你这个儿子,几乎损我一名大将。”
 
  赵子龙却话:“吾虽肝脑涂地,难报主公知遇之恩。”由此可见,赵子龙的忠肝义胆啊!最后孔明、刘琦和关羽赶到,把甘夫人、阿斗和刘备安全地接到了江夏。
 
  篇六: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吴若歆
 
  读完《三国演义》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百二十回,每回都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每看一回,都能带给我一次全新不一样的体验,带给我心灵的震撼!
 
  在罗贯中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那么的栩栩如生:仁厚好学的刘备,聪明机智的诸葛亮,侠肝义胆的关羽,智勇双全的赵云,勇猛冲动的张飞,多才多艺的周瑜……
 
  不只是人物,故事也都无比精彩: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关羽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每一个都令我过目难忘
 
  在这么多人物里面,我最佩服诸葛亮。他有勇有谋,辅佐刘备开创了蜀国基业,为人也正直忠诚,而且谦虚博学。在赤壁之战时期,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的苛刻要求,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这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我只需要三天”。之后,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趁着大雾天,调拨了多条草船诱敌。曹兵不明敌情,纷纷在岸上朝草船射箭,箭都插到了草船上……诸葛亮就这样用出人意料的手段向敌军“借”到了十万余支箭。我真为刘备的识人之明感到庆幸,如果他当初没有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出山,他后来也就不可能开创蜀国的基业。
 
  沉浸在英雄的英勇果敢与神机妙算之中,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我眼前谈笑用兵和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处处烽火、老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的场景。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里没有纷飞的炮火,没有令人恐惧的战争。
 
  虽然我不可能像《三国演义》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一样,拿着兵器上战场击杀敌人报效国家,但我可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七:读《三国演义》后感
 
  作者:万俊成
 
  仗义的人很受人尊重,而关云长就是这样的人。
 
  ——题记
 
  一个星期!
 
  我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把《三国演义》看完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陆续出现。为争夺天下,曹、刘、孙三人自立为王,开始争夺天下。最终,司马炎废掉了曹奂,自立为王,统一了天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讲义气的关羽了。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氏,此人非常仗义,体现出他仗义的有两大件事。
 
  第一件事,关羽临死前,被孙权活擒,孙权看关羽是一员猛将,就劝关羽归顺东吴,关羽不忘义气,不愿归顺孙权,反倒大骂孙权,孙权还想留关羽一条性命,但他的谋士们说出曹操收关羽未果之事,孙权只得杀了关羽父子。关羽临死前,都没有忘记他和刘备之间兄弟情谊。
 
  第二件事,在华容道时,关羽不忘当时曹操对他的恩情,放了曹操。这又体现了关羽重情义。
 
  我的一些同学也很讲义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
 
  我们国家也很讲义气,在武汉爆发肺炎时,日、韩两国给我们送来大量的补给。现在,日、韩两国也爆发了肺炎,我们也给他们送去了非常多的补给。
 
  讲义气的人格局大,路宽广。
 
  ——后记
 
  篇八:品味《三国演义》
 
  作者:张铭皓
 
  这个星期,我阅读了《三国演义》,终于知道这本书为何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了。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故事七分实三分虚,这本书还是章回小说的鼻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如曹操奸诈、狡猾,诸葛亮机智、稳重,周瑜勇猛、心胸狭窄……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十八回《七星坛孔明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诸葛亮用二十只火船伪装成曹操的粮船,在靠近曹操的水寨时立刻点火,二十只船撞入曹操的水寨,曹操水寨中的船只立马全着火,而且又被铁环锁住,无处可逃,曹操士兵损失惨重。这就是“火烧赤壁”。
 
  诸葛亮借助他的聪明才智,不和曹操的士兵硬碰硬,而是借助火把曹操的百万大军损伤大半。诸葛亮借东风,实为他熟知天文地理知识,他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看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三国演义》众多的枭雄、英雄中,诸葛亮是我的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虽然他武力不算高强,但他却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在众多战役中给刘备出了许多绝妙的主意,让蜀国打了许多胜仗。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演义》就像人间的珍稀佳肴,让人回味无穷。还待我反复细细品味。品三国,悟三国,还要用心去参透三国,这样才能真正懂三国。
上一篇:小狗钱钱读后感1100字
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4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